• 教學實務,  文法教學

    中文裡少見的「語態」是什麼:被動語態

    我們可以將學生分成兩大類:第一類:語感好的學生。語感好的定義就是:我說不上來答案為什麼是這樣,但我覺得唸起來很順。憑藉著平常閱讀或是聽力的大量輸入,藉此所培養出來的就是語感。第二類:認真努力型的學生。每天都發憤圖強的預習和複習,並且把老師所...

  • 教學實務,  文法教學

    中文裡沒有的時態概念:現在完成式

    「想到要背誦動詞三態表,就跟理化不好的人看見元素週期表一樣,霧裡看花。」相信不管是學生或是英文老師,只要聽到要開始進入「動詞三態表」的篇章,都會頭皮發麻。我在當學生的時候也是如此。原因在於我不知道背這些動詞變化要幹嘛?於是我就只當成單字在背...

  • 教學實務,  文法教學

    動詞時態的邏輯與比較

    對生長在台灣的孩子來說,英文其實讓某些孩子很掙扎,但為什麼英文卻是最好上手的語言呢?在這個問題上,我觀察到一個很特別的層面:基本上,中英文最大的差別,就是「句型架構」跟「動詞的使用方法」。

  • 教學實務,  文法教學

    從思維邏輯建立文法觀念

    對於某些學生來說,英文學習就已經讓他們像在學習一種外星語言,還要進而把「英文文法」獨立出來,當成一個學習重點,這對學生和老師來說,都是一個不容易克服的課題。尤其是英文的動詞和時態概念,簡直就是一個敏感的開關,一不小心就會開啟學生那個「討厭英...

  • ET書坊,  ET書坊-文法教學

    從頭開始學好文法

    一般主教材當中,文法教學的篇幅有限,且在整體教學進度的考量下,能夠讓學生強化文法學習的時間也不多,所以老師們通常都會另外搭配文法補充教材,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那麼,對於英文老師們而言,一套理想的文法補充教材應該具備什麼要素呢?

  • ET書坊,  ET書坊-文法教學

    文法學習,全腦正夯!

    文法是語言的框架,沒有框架,學習語言就會變得沒有系統。所以對初學者來說,文法概念的建立是絕對必要的,學習文法使用到的是支配理性邏輯的左腦,如果可以加上圖像輔助,就能激化支配感性藝術的右腦,左右腦並用的學習方式,會讓學習的速度與成效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