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開講
-
-
試論台灣公立小學現行雙語教學模式(一)
由於雙語教學這個議題分別可以從教育政策、師資培育、教學資源、雙語教材、雙語學科、教學模式、教學目標、評量方式等許多方面來深入探討,而且近年來國內許多學者也提出過許多迥然不同的意見與數據,來肯定或質疑現行的雙語教學政策,因此台灣現行的雙語教育其實面臨著許多的挑戰。
-
圖畫書閱讀與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
圖畫書可以像放大鏡般擴大讀者視野,並與所閱讀題材之主題內容互動交流。圖畫書中的圖片不但能輔助理解,也能吸引他們閱讀,況且很多圖畫書探討之主題十分深入(如探討家庭問題、人際關係、自我認知等),不失為國內中小學生提升英語閱讀能力及興趣的絕佳素材。但要如何選擇呢?
-
不齊頭式的測驗:動態評量的應用
在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的推廣與執行下,課程與教學的改變,也連帶牽動「課程」、「教學」和「評量」三者間的均衡正三角關係。在「評量」議題上,近年來也重新思考傳統以計量理論為基礎、不著重學習過程之評量目的是否適切,並提出解方。
-
-
提升聽力秘訣:每天請聽「回音」十分鐘(下)
每天做十分鐘的回音法聽力練習的話,你的頭腦會慢慢地、很確實地,累積越來越多正確、流利、好聽的英文範本,就等於是自己的心裡有一位英語母語人士的家教,隨時待命。
-
提升聽力秘訣:每天請聽「回音」十分鐘(上)
很多人學過英語的基本發音之後,再也沒有真正仔細地聽英語到底是怎麼說的。用這樣的模式來「跟著唸」,卻看不出很明顯的進步時,你是否會開始懷疑,應該用什麼方法比較對呢?答案是:要使用心裡的「回音」!
-
不齊頭式的測驗:動態評量
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的核心訴求,在於培養學生的「素養」能力,而素養就是「舉一反三」的能力,意即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內容,要能在生活情境中運用所學。本文介紹之動態評量概念可幫助教師更瞭解「以學生為中心」的適性教學,以貼近學生需求,更細微地去關注其素養能力的發展,輔以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