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趨勢

  • CLIL,  教學議題,  教育趨勢

    試論台灣公立小學現行雙語教學模式(三)

    同時採用中、英兩種語言上課的跨語言 (Translanguaging) 教學方式時,雙語老師該如何拿捏兩種語言使用的時機與比例,才能一方面符合教育主管機關認定的雙語教學,而另一方面又能真正協助莘莘學子們逐步適應雙語教學方式、不會將其視為畏途呢?這個問題其實是筆者最常...

  • CLIL,  大師開講,  教學議題,  教育趨勢

    試論台灣公立小學現行雙語教學模式(二)

    一般而言,雙語教師在課堂上使用英語的比例,應該隨著年級的增加而提高。但是如果學科內容涉及複雜或是抽象的概念,學生尚未熟悉雙語授課模式,或是課程內容需要繁複的教具操作,教師就不應該為了維持英語使用的一定比例而過度使用英語來授課,否則很容易就會讓重要的學科知識淹沒在艱澀...

  • 大師開講,  教學議題,  教育趨勢

    試論台灣公立小學現行雙語教學模式(一)

    由於雙語教學這個議題分別可以從教育政策、師資培育、教學資源、雙語教材、雙語學科、教學模式、教學目標、評量方式等許多方面來深入探討,而且近年來國內許多學者也提出過許多迥然不同的意見與數據,來肯定或質疑現行的雙語教學政策,因此台灣現行的雙語教育其實面臨著許多的挑戰。

  • 大師開講,  教育趨勢

    不齊頭式的測驗:動態評量的應用

    在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的推廣與執行下,課程與教學的改變,也連帶牽動「課程」、「教學」和「評量」三者間的均衡正三角關係。在「評量」議題上,近年來也重新思考傳統以計量理論為基礎、不著重學習過程之評量目的是否適切,並提出解方。

  • 大師開講,  教育趨勢

    不齊頭式的測驗:動態評量

    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的核心訴求,在於培養學生的「素養」能力,而素養就是「舉一反三」的能力,意即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內容,要能在生活情境中運用所學。本文介紹之動態評量概念可幫助教師更瞭解「以學生為中心」的適性教學,以貼近學生需求,更細微地去關注其素養能力的發展,輔以師...

  • 大師開講,  教育趨勢

    核心素養導向之評量

    素養導向評量之「導向」二字是希望能透過適當的評量實務,引導並落實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和領域 / 科目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設計良善之素養導向試題可幫助引導素養導向的教學,讓現場老師掌握核心素養的精神,進而藉由評量的結果來調整教學,讓素養導向的教學成效反映在學生的評量成果...

  • 大師開講,  教育趨勢

    核心素養導向之教學

    十二年國教是基於檢視過去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成效,並著眼於社會變遷與全球化趨勢所研訂符合培育未來人才需求的中小學課程。而核心素養則是十二年國教課綱的亮點之一,是做為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發展中教學與評量的主軸,以彰顯學習者的主體性和全人發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