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開講,  教育趨勢

臺灣雙語政策及其對學校之影響

文/林子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師資培育學院院長

對於教學現場的教師們,在過去這五年裡最常聽到的名詞中,「雙語教育」絕對是其中之一。從研習主題、計畫申請主軸、媒體相關報導到學校外面掛的紅布條,在在都扣合著「雙語」議題。但是,臺灣為什麼要推動雙語?臺灣雙語教育內涵是什麼?雙語教育該怎麼做?國中小的雙語教育與高中、大學的雙語教育一樣嗎?英語教師就是好的雙語教師嗎?有 CEFR B2 才能加註雙語專長,這個標準適當嗎?這些都是筆者在全國各地分享時,最常聽見的一些提問。因此,筆者期望在《師德會訊》的這個專欄裡,透過不同的篇章來回應這些常見的問題,並釐清相關的迷思。

臺灣為什麼要推動雙語教育?

多數人都認為這一波雙語教育的熱潮是從 2018 年國發會與行政院推出的「雙語國家政策藍圖」開始。其實臺灣英語教學界的李振清教授曾經提出,臺灣很早就開始做中、英文的雙語教育。因為過去四十多年中,英語一直是臺灣各級學校必修的唯一外語。同時,英語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勢的語言,甚至被認為是世界的共通語 (Lingua Franca)。因此,與東亞其他國家一樣,英語成為臺灣學校教育裡的重要一環。既然已有英語教學,為何還要推動雙語教育?在國發會與行政院的相關政策論述裡,不難看出雙語政策的推動與追求國際化、提升國人英語力掛勾。臺灣人普遍英語能力的良窳,媒體上有許多不同的討論,然而究竟多少國人能自在地運用英語進行溝通?這一點便成為此波雙語政策討論的起點。

臺灣人從小學開始學英語一路到高中、大學,但是卻無法運用英語進行日常溝通,因為過往「英語」僅被視為學校裡的一個學科。英語教師們在英文課中,是將英語這個語言當成學科知識體在教授,正如數學教師教數學的知識內涵一樣。而在中學階段,因為課程安排有進度要求且評量多為總結性紙筆測驗,英語對學生而言,就成為測驗後的成績。此外,英語亦非臺灣日常生活慣用之語言,一般學生除了學校的英文課外,並無太多使用英語之環境。若是能將學校建置成一個雙(多)語的環境,提供給學生自然、互動的語言環境,如此一來,學生比較可能將中、英文視為溝通工具。然而,若是只有學校轉換成雙語環境,對學生的語言浸潤並不足夠,一旦學校外的社會環境也能逐步形塑使用雙語的氛圍,其所產生的效果將會更顯著。

所有臺灣人都要會中、英雙語嗎?

若以目前的規劃看來,2030 雙語政策期望的目的之一是提升國人的英語力,但是真的每位臺灣人都要能夠中、英雙語流利嗎?從筆者的觀點,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很多臺灣人終其一生,在臺灣這個島上生活,不講英語也能活得幸福快樂。因此,讓每位臺灣人都成為中、英語流利的雙語者,不該是臺灣雙語教育的目標。

若以新加坡、香港這兩個與臺灣社會文化脈絡較接近的地區為對照,兩地過去皆曾為英國殖民地,同樣奉行雙語、多語主義,其中新加坡推行雙語政策超過五十年,香港回歸中國後,採用兩文三語的語言政策。但是,在新加坡與香港兩地,能在專業領域上同時使用中、英雙語流利的人僅大約兩成,其他人還是會以雙語之一為主要語言。進一步以新加坡為例,新加坡政府開始推動雙語政策後,在家使用英語溝通的華人家庭變多;相對地,華語在家戶內的使用比例反而降低。雖然,華語與英語流利的新加坡人必然存在,但整體比例上並不多。

在可見的未來,多數臺灣人的語言使用應該還是以中文為主,這是臺灣社會的共通語。在國發會的界定中,臺灣應該是一個多語的社會,一方面國家語言發展法界定「臺灣各族群所使用的自然語言」皆為國家語言,很清楚地保護維繫族群與文化認同的本土語。另一方面,2030 雙語政策所述臺灣的「國際語言政策」帶入英語,則是為與國際接軌。無論一個臺灣人能說幾種本土語言或外語,其日常溝通應該還是會以臺灣社會的共通語:中文,為主要語言。

如前一節所述,雙語教育所建構的學校環境,其目的並非在提升學生的英語力,而是要使學生將英語視為其日常溝通環境的一部分,就像中文、閩南語、客語等其他本土語一樣,都是可以選用的溝通媒介。簡言之,雙語教育的推動若能讓多數臺灣人把英語當成日常語言使用的選擇之一,而不會害怕使用英語,那麼臺灣雙語教育的第一步就算成功了。

雙語政策對臺灣教育的影響:從小學到大學

釐清雙語教育的目的後,不同教育階段的雙語教育規劃也有所不同。教育部推動雙語教育的作法可以用十二字來說明:「普及提供、重點培育、弭平差距」。國中小階段屬於普及提供,期望能讓學生有更多可接觸雙語的環境。在教室內會有不同學科教師以雙語進行教學;在教室外則透過校內師長、同儕的角色典範效應,讓學生有自然、互動的雙語環境。現行國中小的雙語教學,課堂裡中、英文使用的比例,係由雙語學科教師依照學生的程度與授課內容的難易程度來調配,並未有固定比例之規範。

而在高中階段,雖然仍有部分普及提供的措施,鼓勵學校將雙語融入在部分學科領域教學中,但是挹注在高中階段經費主力卻是放在「雙語實驗班」。以本 (112)  學年度為例,全臺有六十五所高中成立雙語實驗班,學生係經過篩選,整體英語能力都不錯,獨立成班加上學生程度好,教師教學時的語言使用也相對有更高的要求,學科雙語教師被規範單一節雙語學科課,必須有 50% 使用英語。雖然筆者對於這樣的比例要求有所質疑,但從這個要求不難看出在高中階段對於語言環境與語言使用的高要求。從獨立成班這個作法可見,高中階段就開始針對中、英文都有不錯基礎的這一群學生,進行更多的雙語環境提供。這也就是「重點培育」之起點,同時銜接大學階段的雙語教育。

延續高中的重點培育精神,大學階段現有 7 所重點培育大學與 45 所重點培育學院,主要採用 EMI (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方式授課,期望能培養專業能力佳、雙語能力好的人才。跟高中階段類似,大學亦有 29 校進行普及提升的方案,但是以經費主力都挹注在 7 所重點培育大學的情況看來,大學階段亦是以重點培育為主軸。

由於英語的學習一直都有城鄉差距的問題,為避免雙語教育推動後,使這類城鄉差距變大,因此規劃透過數位科技與英語自學內容、數位學伴等的提供,讓偏鄉學校的學生能有更多接觸英語的機會。

本文為系列文章的第一篇,筆者由政策規劃開頭,期望能給讀者一個較全觀的角度來瞭解臺灣的雙語政策與雙語教育。當然,政策是否能達到其原先設定的目的,很大程度需仰賴相關的配套措施與良好的溝通。而中央與地方政府能否同調,這也是變數之一。尤其不難發現,教學現場的雙語教學亂象,除了各自解讀造成的落差,有些還是縣市局處所造成的。在後續的文章中,筆者會持續透過第一線的觀察,提供更多的說明、釐清,並提出筆者的觀點。

2024book_610
toeic_610
jle
Reading Corner
phonics
big_610
talktome_610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