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實務,  聽說讀寫

訓練閱讀技巧 (5) — Understanding Inferences

文/黃元怡
國立清華大學、臺灣科技大學講師
美國波士頓大學教育媒體與科技碩士

這一期,我選擇了比較進階一點的閱讀技巧 Understanding Inferences(推論)。Inferences 算是閱讀技巧中難度較高的,因為需要透過文章的用字遣詞或隱藏的線索,去猜測作者在文章中沒有直接明說的訊息,或是作者對事情真正的看法或情緒。其中或許是推論作者可能會同意的觀點,也或許是內容可能的後續發展,亦或是問題的原因為何。

什麼是 Inference(推論)?

我 很 喜 歡 這 位 前 國 際 學 校 校 長 所 陳 述 的 Inference 定 義:”Inference can be defined as the process of drawing of a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available evidence plus previous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 Shane Mac Donnchaidh”,正確的推論必須根據兩大要素:(1) 有跡可循的證據、(2) 自身的知識和經驗。若不是從這兩大要素所推論出的結論,只能算是憑空想像罷了,對閱讀內容也容易會有錯誤的理解。

為什麼要教 Inference(推論)?

其實 Inference 的教學非常重要,應該要從小培養。這樣的技巧其實是一種基本閱讀素養,是二十一世紀基本能力之一。學生根據線索和證據得出合理判斷,是非常重要的邏輯思考過程。在過程中,學生也需審視所有的線索和彼此的關聯性,最後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的能力其實與前一期所提到的 Fact / Opinion(事實或評論)環環相扣,都是一種邏輯思考的訓練。

Step 1:講解閱讀技巧

在進入到整篇文章的閱讀理解訓練之前,我們可以先用簡單的活動做為引導。基本上,Inference 教學有三個要點:

  1. 結論必須有線索支持。
  2. 線索必須仰賴我們已知的事實。
  3. 答案可能不只一種。

如果是年紀較小的孩子,我們可以先用 “trash can” 活動來訓練,也可以帶入簡單的英文單字,例如:

  • 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picture?
    可能的答案:an empty coke bottle, a cookie box, some candy wrap, etc.
  •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is picture?
    可能的答案:This person is not on a healthy diet because he/she didn’t eat healthy food.

另外,推薦老師們一則短短的 YouTube 教學示範影片 (Precision Teaching: Inference Game)

影片中,這位老師拿出一個小小的工具讓孩子們猜猜是什麼,孩子們給了答案之後,老師一定會問:”What makes you think that?”,然後引導孩子們連結當下的觀察和自身的生活經驗。這樣的步驟非常簡單,且容易操作。

Step 2:從閱讀的上下文判斷 Inference

我找了一個很適合進行 Inference 練習,時間又不超過十分鐘的影片 “The power of diversity within yourself” 當作例子。

演講總長度是 9:44。這篇內容是關於尋找自己的身份認同,演講者 Rebeca Hwang 出生於韓國、在阿根廷長大、在美國受教育,即使已經身為成功人士,這樣的成長背景讓她產生很大的身份認同問題。之所以選擇這段影片的其中一個原因,主要是「跨文化」已然成為近幾年很重要的教學議題。

首先,將文字稿印出來,讓學生在時間限制內自行閱讀,給學生的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我列出影片中適合進行 Inference 練習的段落,每一段都可以事先與學生進行討論。例如:

  1. 為什麼講者提到泡菜、牛排、花生醬?
  2. 我們可以推論出西班牙文學老師是怎麼樣的一位老師?
  3. 從講者提到自己醜小鴨變天鵝,可以推論出 MIT 是怎麼樣的一個學校?

I was born in Korea — the land of kimchi; raised in Argentina, where I ate so much steak that I’m probably 80 percent cow by now; and I was educated in the US, where I became addicted to peanut butter. (1:31)
這一段其實講者提到了好幾個跟飲食文化有關的例子,我們可以推論出,韓國人愛吃泡菜、阿根廷人愛吃牛排、美國人愛吃花生醬。

I remember on the first day of middle school, my Spanish literature teacher came into the room. She scanned all of my classmates, and she said, “You — you have to get a tutor; otherwise, you won’t pass this class.” (01:55)
從這位西班牙文學老師所說的話,我們可以推論出什麼呢?第一,這位老師因為講者的亞洲外表,認定她是個不會講西班牙語的外國人。這是很典型的刻板印象。我們甚至可以推論,當年在阿根廷的亞裔人口一定不多,所以也讓這位西班牙老師一看到亞洲人,就認為對方一定不會講西班牙語。

But once at university, I was able to find a new identity for myself, and the nerd became a popular girl. But it was MIT, so I don’t know if I can take too much credit for that. (03:51)
這一段很有趣,講者陳述自己從醜小鴨變成天鵝,在大學時期變成很受歡迎的女孩,但是她又補充,因為她念的是 MIT(麻省理工學院),所以不知道這是否算數。從這裡我們可以推論出什麼呢? MIT 是以理工著名的大學,學生大部分是男生,或許因為女生不多、競爭者少,所以她可以成為受歡迎的女生。這是講者自己的一種自嘲。

Step 3:Inference 應用練習

根據前面的步驟,我們可以讓學生分組尋找適合的 TED Talks 影片。因為要找到涵蓋許多 Inference 的影片並不容易,所以這次讓學生們自己找,也是訓練他們運用 scanning & skimming 閱讀技巧的好機會。

各組找到影片之後,可讓各組設計 Inference 的題目,例如:

  •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is passage?
  • Which statement would the speaker most likely agree with?
  • The passage suggests that this primary problem is _____.

教室裡進行討論時,可以看到學生們不斷皺眉頭或是笑聲不斷,因為推論本來就需要很多的腦力激盪和聯想力,所以這樣的上課內容非常有趣!

結論

就像一開始所提到的,推論能力需要從小培養,到了高中、大學階段,更是有許多機會需要引述文獻,並結合原有的知識及自身經驗,最後再運用邏輯思考做出自己的意見陳述,因此這不只是學術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公民素養呢!

延伸閱讀:
訓練閱讀技巧 (1) — Understanding Sequence Words
訓練閱讀技巧 (2) — Identifying Referents
訓練閱讀技巧 (3) — Identifying Cause and Effect
訓練閱讀技巧 (4) — Identifying Fact and Opinion
訓練閱讀技巧 (6) — Understanding Transition Words
2024AI_610
grammar
2024TOP
57STYLE
59style_610
2024book_610
listen
39_610
toeic_610
2025YLE
2025TKT
2025SP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在〈訓練閱讀技巧 (5) — Understanding Inferences〉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