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實踐」、「反思」跨領域課程發展三部曲
CLIL 課程發展與共備是成功進行課堂教學的基礎。由下而上的課程發展模式,以共構、共享 CLIL 的願景開始。接續分析個別教學的脈絡、課程單元設計、備課,到掌握課程進行,最後評估 CLIL 成效,並進行專業社群的反思與探...
-
議題融入課程設計 — We’re All Wonders 繪本教學
本單元將英語課堂結合 108 課綱 19 大議題中的「品德教育」和「閱讀素養教育」,帶領學生進行英語閱讀活動。課程也延伸培養學童透過科技來展現英語能力,將平日的英語學習變得更有趣,也確保每一位學生都練習到英語寫作和英語口...
-
素養導向的教學:概念的解構與重構
本系列文章以發展教師專業社群發展為起點,旨在解構並重構素養導向的英語教學,探討素養導向英語教學的原則、學科間教師的合作方式、跨領域的學科內容結合方法,以及教學評量與反思。
-
更新英語教學信念,改變自己教學實踐—結合學校和地方特色的英語課程設計
將學校和地方特色融入英語課程設計內,可以幫助培養學生興趣與態度,提供語言使用的豐富情境,活化語言學習,更有助於學習動機與效能的提升。
-
Welcome to Dadaocheng! 探索大稻埕「古與今」
多元的學習活動能夠對不同英語程度和不同智能的學生帶來興趣和成就感,因此以跨學科議題為閱讀素材進行 CLIL 教學,可以讓學生更投入,在語言學習的同時也有學科知識的增長。
-
更新英語教學信念,改變自己教學實踐—從設計情境化英語課程開始
情境化、脈絡化的英語教學課程設計必須包含四個重要元素:使用學生知識基金或家庭知識庫 (fund of knowledge)、教師一起共備討論區分出真實的生活情境、啟動學生自主學習、和真實的評量。
-
108 課綱下的英語教學
108 課綱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從讓孩子對生活中的現象產生疑問開始,進而解決問題,且希望孩子把所學知識跨越科目疆界的用出來,產生「學習遷移」的效果,並且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終身學習者」。這樣的理想,和許多先進國家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