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實務,  教學知能,  教案設計

Welcome to Dadaocheng! 探索大稻埕「古與今」

文/張齡心
現任國小英語教師

十二年國教的課程發展本於培養全人教育,提倡素養導向教學,學生不再只是學習學科內容,而是要能夠在生活情境中,透過語言進行溝通、學科知識的統整、探索、歸納、整理及分享。

教學理念

在六年級課程中,英文過去式是文法重點之一,對學生來說,背誦動詞三態並不困難,要能理解並學會正確的使用動詞時態才是最困難的,因此我們設計了多樣化的活動,提供鷹架,連結學生的背景知識,讓學生在真實的語用情境下,以任務導向的方式進行學習。

學生背景分析

此次授課對象為六年級學生,學生的英文程度差異大,若只以一般反覆練習的方式上課,程度高的學生覺得沒有挑戰性,而對於程度較低的學生而言,困難且枯燥的練習更是無法引起他們的學習動機。多元的學習活動能夠對不同英語程度和不同智能的學生帶來興趣和成就感,因此以跨學科議題為閱讀素材進行 CLIL 教學,可以讓學生更投入,在語言學習的同時也有學科知識的增長。

教學策略

英語口說引導、閱讀策略教學、跨領域學習、主題討論、分組實作、資訊運用。

  1. 英語融入社會領域教學:
    依據社會領域核心素養擬訂教學目標,以英語素材及教師自編文本,延伸教學活動內容,多元的教學活動設計更接近學生的環境與生活經驗。在課程活動中,師生運用中、英文進行社會領域課程及議題的討論,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進應用外語的能力。
  1. 語言與科技的結合:
    培養學生具備科技與資訊應用的基本素養,運用行動學習載具及 Keynote App (IOSAndroid) 製作英語簡介,設計文宣,為國外人士簡介大稻埕,行銷臺北。
  1. 本土與國際的結合:
    透過閱讀、聚焦、歸納及整理促進學生具備理解與關心本土與國際事務的素養,未來結合國際筆友教育方案,實踐國際教育。

教學活動介紹

教師從五年級學生到大稻埕校外教學的活動照片,導入臺北市西區的「古與今」,進行「古」的閱讀,強化英文閱讀理解能力,「今」的探討,鼓勵學生將歷史連結到現代大眾文化。此教學設計共有三節課,第一節為學生校外教學活動分享及聆聽老師讀有關大稻埕的「古」並擷取重點。第二節課為「古與今」的連結,透過小組討論進行有關大稻埕文本的重點整理及分析,再進行朗讀練習,引導學生連結歷史與現代大眾文化。第三節課則是利用 Keynote App (IOSAndroid) 設計出行銷大稻埕的 Travel Booklet。

第一節:Talking about the past

學習目標:

  1. 學生能以英文過去式敘述在大稻埕所看見或感受到的人事物。
  2. 學生能從教師所朗讀的文章中,摘取重點。
  3. 學生能整理段落大意並依照自己的筆記進行簡短的重述。
  4. 學生能積極參與發表及聆聽。
→ 教學準備:

有關大稻埕的自編文本、教學 PPT 和 Outline chart

→ 教學活動流程:
  1. 教師展示一張寫有「粒粒皆辛苦」的農夫圖片,引導學生猜出今天的主題:大稻埕。
  2. 以 PPT 播放學生於五年級時去大稻埕的照片,回顧大稻埕景點與當天所進行的活動。
  3. 教師提問,引導學生用過去式句型回答問題。
  4. 教師發下便利貼,請每位學生寫出一句自己對大稻埕的記憶。(差異化教學:學生盡量用英文寫出自己的想法,但若有困難,可以部分用中文或以圖示來表達。)
  5. 教師唸出有關大稻埕的自編文本,學生聆聽後說出主題。
  6. 發下學習單,引導學生寫出文本的主題:Old Taipei, Da-Dao-Cheng。
  7. 將文本分成三部分,一次唸一個部分,讓學生能夠寫出重點(用學習單中的 where、when、what 引導)。
以學習單引導學生聽取重點。
  1. 引導學生檢視自己的組織圖,再邀請幾位同學依據自己的 outline chart 重述段落大意。(差異化教學:各組學生可以分工的方式記下老師所唸的內容,再討論歸納重點。)
學生認真聽,在組織圖中寫出重點。

第二節: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學習目標:

  1. 學生能以英文做簡單的重點總結。
  2. 學生能思考問題,說出想法或提出問題。
  3. 學生能依據臺北市的歷史背景,進行古與今的連結,了解大眾文化的產生及變化。
  4. 學生能理解與關心本土事務。
→ 教學準備:

有關大稻埕的自編文本、教學 PPT、iPad

→ 教學活動流程:
  1. 教師與學生口頭複習上一節課所討論過有關大稻埕的歷史內容。
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文章理解與討論
  1. 將部分文本和圖片以 PPT 呈現,帶領學生閱讀,找重點及單字學習。
  2. 發下文本,引導學生在每一段落中找出重點並畫線,接著請學生朗讀文章。
  3. 教師帶領學生作重點整理,以最後一段的結語作討論:How can we connect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4. 以 PPT 播放一張大稻埕的「老照片」,旁邊放三張新照片讓學生對照,學生要從中找到該張「老照片」的現今模樣。教師可引導學生說出「古」與「今」的差別。
  1. 引導學生探討為何有這些改變,店家可能遇到了什麼困難,要如何繼續經營,可以有什麼創新?
  2. 播放第二張、第三張「老照片」,請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再讓學生進行發表分享。
  3. 看完古今比較照片,教師提問:你發現了什麼改變?變成什麼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它呈現什麼大眾文化?
  4. 請學生回想在大稻埕看到的建築及參與過的體驗活動,這些活動是否能夠吸引觀光客?請學生試著說說看有什麼活動可以吸引觀光客到大稻埕。

第三節:Welcome to Dadaocheng

學習目標:

  1. 學生能輸入英文關鍵字上網搜尋資料。
  2. 學生能理解與關心本土與國際事務,將自己城市的文化介紹給觀光客。
  3. 學生能以創新思考方式,因應日常生活所見之情境。
  4. 學生能樂於與團隊成員互動合作,完成簡報製作與報告。
→ 教學準備:

有關大稻埕的自編文本、教學 PPT 和 iPad

→ 教學活動流程:
  1. 教師播放剪輯過後的 Youtube 英文小片段:外國遊客看大稻埕。
  2. 看完影片後,教師與學生討論並歸納出觀光客眼中的大稻埕。
  1. 學生小組合作以 iPad 搜尋資料,並運用 Keynote (IOSAndroid) 完成 2 頁的大稻埕旅遊寶典 Travel Booklet。任務主題有三種:Best things to eat/Best things to do/Best places to go。各組抽籤決定。
  2. 學生一同蒐集資料,製作旅遊寶典。英文老師與社會老師同時在教室中進行指導。教師需事先指導學生如何上網找英文資料及有關英文關鍵字的輸入。
  3. 各組分工蒐集資料及圖片,摘要所讀內容及規劃 Keynote 簡報。
  4. 請學生分組報告所完成的任務內容,帶領臺下學生專心聆聽且給予鼓勵。
  5. 教師將學生的 Keynote 簡報列印出來整理成一冊 Travel Booklet,提供資訊給來臺的觀光客。(當時剛好有一位加拿大學者來臺演講,透過介紹,教師將學生所做的 Travel Booklet 送給他,他也寫了一封感謝信給學生,並與我們分享他在大稻埕觀光的照片。)
學生透過文字與圖片與外國觀光客互動
2024karen
talktome_610
39birthday
57STYLE
59style_610
phonicsboard
phonics
27KITE
27KITEBOOK
TKT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在〈Welcome to Dadaocheng! 探索大稻埕「古與今」〉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