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知能,  教學議題

Turning Impossibility to Possibility Part I 幼兒教學的可能性(上)

文/張譯云 Elaine
現任幼美教師

過去的 20 年間,我們不時的會討論到:「學齡前學英文,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即使是現在,都還有研讀幼教的老師們,以這個題目來撰寫專題報告。雖然近十幾年來,幼兒英文教學逐漸有了成長與改變,但是現今的世界與社會一直在改變,英文幼教界的這一點點成長是遠遠不及的。

目前,不同英文幼教系統的教學方式有著非常大的差異,單以時數來說,有一個禮拜上課 30分鐘,也有半天甚至全天教學。可以想像一星期上課 30 分鐘跟一星期上課 15 小時,小朋友接觸到的英文含量差異將會有多大,同時我們還要面對家長對於學習成果的急切。在忙碌與教學現況下,很多老師和學校只好選擇讓孩子們「背誦」英文這個語言,來呈現所謂的「效果」,而忘記尋找要怎麼樣真正的幫助學齡前的孩子培養興趣,建立實用的英文基礎,作為以後學習與成長的根基。

首先,我們要先正視的是學齡前學英文跟語言學校的教學是不一樣的,學齡前的教學方式是可以也必須跟語言學校有所不同的。要找到這些答案我們可能要先探討下列問題:
• What we truly hope to achieve
• Successful Approaches
• Consider how a baby learns language
• What we truly need
• Setting realistic achievable goals

What we truly hope to achieve

很多人都說學英文很重要,要多接觸英文。但是我們到底希望孩子們在語言學習上得到什麼?

  1. 有些人的答案是:培養興趣。主張培養興趣的階段,通常是國小低年級前,且希望孩子們能因興趣而持續學習英文並有所成長。問題是:孩子真的培養出興趣了嗎?有多少真的會主動想持續自我學習呢?我需要幫忙協助維持這個興趣嗎?要怎麼做他才會主動想持續自我學習呢?在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這些答案都是不同的,不管是家長或老師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1. 有些人的答案是:成績與升學。當然目前的教育制度下,哪一個階段都會需要面臨成績和升學的現實問題。問題是:現在的教學方式是對成績與升學最有效的嗎?舉例來說,我們的孩子國小階段就會學到「第三人稱動詞 + “s”」的文法概念,國中再教一次,高中再複習一次,有些時候到了大學還在強化「第三人稱動詞 + “s”」的用法,重複的學習卻未能達到效果,這是目前教學環境下的普遍問題。
  1. 有些人的答案是:它對未來很重要。我們繼續思考下去,可能會發現很多人認為,英文好會讓孩子以後在社會上有較好的競爭能力,以及用英文實際溝通的使用性。問題是:學了英文之後,真正能使用英文的比例高嗎?有些家長會在這階段開始要求孩子背英文單字,用自己年代已久的學習的方式來要求孩子,而忘記現今社會的不同。

而以人類的進化史來說,語言存在的目的在於:

  1. 跟他人溝通需求(listening and speaking)
  2. 表達自己的想法(listening and speaking)
  3. 保留歷史與增長見聞(近代)

所以,考慮到語言本身的用意和環境的需求,我們希望在幼稚園的階段:

  1. 能培養出孩子們對英文的興趣或是對英文的親近感,讓孩子們感受到這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會去排斥英文。
  2. 自然的養成孩子們能使用英文表達需求的能力,開始讓孩子們使用英文表達想法。
  3. 讓孩子們感受到自我學習的成就感。
  4. 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們希望現在給予孩子們的語言環境與機會,是幫孩子們建立持續自我學習的基礎,讓以後每個學習階段的成果,能像堆積木一樣持續堆疊上去。

Successful Approaches

提到給予孩子語言環境,10 多年前常常會聽到人們說:想學好英文就要給孩子們英文環境,當時很多學校都會強調他們是如何營造英文環境。直到前幾年有些人開始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畢竟不是以英文為母語的國家,孩子們路上看到聽到的通通都是中文,以大環境而言,在幼稚園階段多接觸英文與沒有接觸過英文的孩子相比,到國中時可能是沒有太大差別的。我們當然無法真正複製英文環境,尤其是語言量與語言文化,那麼為什麼有些班級或學校會有成功的例子呢?差別是什麼?英文環境到底是什麼?

我們來思考一下,在幼稚園階段,不同語言環境的孩子所接觸到的英文環境:

我們會希望孩子們學習語言之後,是能真正的使用語言,而不是只能在學校中說這個語言,但是通常英文老師只有一個人,所以孩子們只接觸到一種語述方式與少量的語詞,因此無法有足夠的語詞讓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意思。讓孩子「使用語言」比較成功的例子,大多都是當孩子們能使用英文向大人與同學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想法時,英文這個語言才比較容易在生活中內化生根,才有機會讓這語言 last longer than the Kindergarten years
★ 想一想:如何創造讓孩子能夠真正「使用語言」的機會 authentic language?

Consider how a baby learns language…

再回去看一下我們的表格,我們知道英文為母語的小孩所聽到的語言量一定會比較多,可是你能想像到會有那麼大的差異嗎?教第二語言時,我們通常會設定我們的教學目標,然後用不同的方式重複的講給學生們聽,或讓他們複誦,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架構,能讓孩子們了解當下所學的語句,然而單是這樣是無法給孩子們足夠語言量的,孩子們也無法在未來真的使用這個語言。

認知科學家 Deb Roy 曾研究嬰兒學習語言的過程,他對嬰兒的生活環境進行為時三年的長時間拍攝,並針對一個特定單字 “water”,開始觀察這個字何時何地出現在嬰兒的生活中,以及嬰兒需要多久時間才能正確地說出 “water”。實際上,嬰兒要從 “gaaaa” 進步到能說出 “water”,他們足足觀看、分析了 9 萬小時的影片,你可以想像光是這一個字,一個嬰兒聽了多少次才能學習講出實際的字。

影片來源

你可能認為嬰兒跟學齡前孩子的認知能力不太一樣,但在 Stephen Krasner 的第二語言學習的五個階段,提到第一個階段是 silent period,也就是接收資訊的階段。

剛開始學習語言的人都需要花很多時間聆聽和收集新語言的訊息,在這個階段的學習者,使用語言的時候並不涵蓋實際的流暢度或理解力。在幼稚園裡,你可能會觀察到某些孩子們會比較安靜幾個月,然後開始把他們會的語詞或是句子連在一起去表達他們想要說的話。你也可能發現到,當老師經常跟他們對話,而且在語言情境中他們可以理解的範圍內,給予足夠的語詞量(variety),有些孩子們可能會比較早進入第二個語言學習階段。

2024AI_610
2024book_610
39_610
toeic_610
2025YLE
2025TKT
2025SP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在〈Turning Impossibility to Possibility Part I 幼兒教學的可能性(上)〉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