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多媒體影音資源提升聽力
文/ 劉宇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副教授
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英語教學博士
隨著科技網路資料取得的便利,語言學習材料不再受限於實體紙本教材與附贈的影音光碟。網路上隨手可取得的影音資料(如:YouTube、TED、VoiceTube 等),皆已成為許多在 EFL(英語為外語)情境下的常用學習資料庫。這些網路影片資料庫的共通點就是:皆提供了英語學習者各式各樣的題材,並允許依照自己的喜好,選擇感興趣的主題影片。更重要的是,資料庫的影片還能夠讓學習者選擇是否開啟字幕模式。有了字幕,就可以一邊觀賞影片,一邊聆聽快速語速的內容,也更方便理解與學習。在這些影片資料庫中,常見的字幕模式通常有:(1) 全字幕模式 (full caption),這是最常看到的字幕模式,一般電視節目或電影的字幕,就是以此方式呈現,將每一幕的字幕一次全部呈現在螢幕上;(2) 同步字幕模式 (real-time caption),和全字幕模式不一樣的是,同步字幕模式是隨著語音檔的播放,逐字呈現正在說出的字(有點像同步翻譯的概念),或是在螢幕上以區塊方式逐步框出正在說出的字。不論是上述哪一種字幕模式,其目的都是協助語言學習者更容易聽懂影片內容,減輕他們耳朵的負擔。但是值得語言教師及語言學習者深思的問題是:這個協助他們理解影片內容的字幕輔助 (caption support),是否真的能夠提升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於沒有字幕的對話的聆聽能力?到底字幕的理解輔助,是不是等於聽力增益的輔助,值得深思。
在上期,我們曾經提及任何語言學習或是教學的活動,最好都要能夠誘發學習者的認知與語言知識。若在進行練習時,僅僅只能啟動或是激發語言知識,這對字彙量還不多及文法知識仍不足的語言學習者來說,無疑是拿掉他們手上的另一個語言學習工具(認知)。回到上述的字幕議題,當字幕協助學習者輕鬆理解影片內容時,當然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理解其語音內容。但是也因為這樣,學習者就沒有啟動認知機制的必要。那到底如何在使用影片教學或學習時,同步啟動語言學習者的認知機制?以下提供兩個可供語言教師及學習者參考的建議。
在提及第一個建議前,我先介紹一個許多老師可能也知道的美國卡通動畫 “Dora the Explorer”。這個動畫是由 Nickelodeon 電視頻道播出,從 2000 年播到 2014 年,期間共播出將近 143 集。這可能是美國播出時間最久的卡通之一,而且廣泛運用在英語和西班牙語的語言學習上。這部卡通敘述一個七歲女孩 (Dora) 帶著她的猴子好朋友 (Boots) 冒險的故事。跟其他卡通很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這部卡通在進行的過程中會經常「暫停」劇情,丟出問題要觀眾在 2 到 3 個選項中做選擇(這時觀眾就會運用到認知),或是要觀眾跟著 Dora 朗誦某一個字串或字詞(這時觀眾則會運用到語言知識)。也因此,在影片觀賞的過程裡,觀眾需要經常在認知和語言知識中切換。這樣的運作,相信許多老師都不陌生。沒錯,這有點像是在教繪本時,老師或繪本帶領著讀者或聽眾的互動過程(在帶繪本時,相信有經驗的老師不會只執著於繪本字面上語言層次的互動,而是在每個適當的時刻,都會帶領聽眾或學生進行認知層次的思考)。
影片互動教學
因此,我們給予老師的第一個建議就是:在使用影片教學或練習時,教師不是只有播放影片,讓學生「自行」觀賞而已。如果只是這樣,學生從這個影片題材所能裨益與得到的東西就會非常有限。老師應該在播放的過程中,以類似繪本的教學互動方式,經常性地暫停影片內容,與學生互動,帶領學生同步思考認知與語言層面的問題或是議題。這樣的教學操作,才能讓影片在提升聽力的輔助效益上達到最大化。透過以上的帶領,就算沒有開啟字幕或是觀看無字幕的影片內容時,學生也能透過與教師的互動,更加精進他們的聽力,也更了解影片的內容。
若是學生在家自行使用網路影音資料庫的影片(在沒有教師帶領的情況下),不妨鼓勵學生在觀看或聆聽的過程中,將關鍵字寫下來(非逐字稿或聽寫),並以簡單線圖(如下圖)快速地記錄他們的理解(畫線形圖的目的就在於可以簡單呈現,不需花費太多時間)。畫圖是一個啟動認知概念相當有效的機制;我們會發現在畫圖過程中,我們無可避免地就會去「思考」正在接收的輸入資料(影片影音內容)的(認知)概念(如:要怎麼描繪一個不開心的臉孔),讓整個聆聽過程不只是沒有太多思考的聆聽 (hearing),而是同時使用認知和語言知識的聆聽 (listening with the acquired conceptual and linguistic knowledge)。當然,上述的聆聽練習也可以在有老師的教室情境中操作。簡單地說,這些「多做」的部分(畫圖、寫關鍵字、教師引導學生在觀看影片過程中思考並做選擇)都是希望讓學習者,在觀看或聆聽的過程中,同時啟動認知與語言知識,而不是僅僅只依賴學習者的語言知識。下圖就是一個日語學習者,在觀看影片後所畫下的線形圖和簡短的關鍵字筆記。
化身影片主角
第二個我們給予老師的建議,是由台大外文系黃恆綜教授 (Huang & Hung, 2015) 在第 17 屆電腦輔助教學研究論壇,所發表的一個影片教學觀點。黃教授在這個研討會報告中,倡導鼓勵學生幫影片配音的練習活動。進行這項活動時,老師要把「沒有消音過的影片」與「消音過的影片」提供給學生。為了幫影片配音,學生當然要先熟悉劇情與精熟影片中原來角色的發音。為此,學生要不斷參考、聆聽沒有消音過的影片。完全熟悉之後,學生就可以開始練習幫消音過的影片錄製配音。錄製影片配音其實就是一個需要認知機制涉入的過程。學生要揣摩角色的性別、個性、語氣等,這些都需要認知思考。為了增加認知機制在這配音過程中的涉入,老師甚至可以請男學生幫女生角色配音,或是要求以不同語氣(嚴肅 vs. 輕鬆;正式 vs. 非正式;男生 vs. 女生;年長 vs. 年少)來改變原來影片裡的說話方式。在執行上述的配音練習時,學生就會更用心聆聽原來影片裡的各個聲音細節(這會比平常單純觀賞或聆聽影片,還要投入更多注意力),因而更加精進他們的聽力技巧。尤其是,重新配音後的影片可以當成之後練習聽力的教材,這種由學生自行創作、配音的影片,就是一個有意義的聽力輸入語料。
上面兩個建議皆是鼓勵教師使用各種方式,讓看影片不僅僅是單純觀賞或聆聽的輕鬆過程。我們希望透過觀看影片,讓學生在這過程中可以大量激發認知與語言知識的涉入,並且透過各式互動與活動,讓他們可以認真、用力、用心地去聆聽,這樣才可以聽得更多,聽力也才會更進步。但是這並不代表學生只能透過上述「用力聽」或「用力看」的專注練習方式,來精進聽力。大部分的課後聆聽,學生把目標語的影音當成背景音樂,以輕鬆的方式聆聽,但是在大量的輕鬆聆聽後,適時的專注聆聽練習,也可以協助學生養成挑剔的耳朵,加倍精進對目標語的聆聽與理解。
參考文獻:
Huang, H., & Hung, S. (2015). Effects of a video-dubbing task: Perspectives of EFL learn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7th CALL Research Conference. Tarragona, Spain, July 6 – 8,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