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開講,  教學知能

有效利用「雜音」— 營造語言學習者的主動聆聽環境

文/ 劉宇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副教授
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英語教學博士

前言

在上期師德會訊中,我們曾經論述語言習得的要件:任何語言學習或教學活動,都要能夠同時誘發學習者的認知與語言知識(不能只是單靠語言知識來學習語言)。如此一來,才能營造並啟動學習者的雙重(語言+認知)學習機制。無法誘發學習者認知的語言教學或是學習活動,將會使程度不好的人或是語言初學者,依賴他們有限的語言知識/能力來學習語言。這對語彙及語言知識還不多的語言初學者,或是程度不好的學習者來說,無疑是拿掉了他們所擁有的另一個語言學習工具(認知),僅讓他們靠著零碎及不成熟的語言基礎進行語言學習。在本期及未來的專欄當中,承續上面的精神,我們將繼續談談幾個可以扭轉並改造現在教學活動的「可能」。

在本期當中,我們先來談談如何把先前提過的教學精神,運用在「聽力」的教學或是練習活動中。傳統教室內的聽力練習裡,老師常常要學生聆聽音檔或觀看影片,以此訓練學生的聽力。當然,很多都是來自生活中的語料或是擬真語料 (authentic listening materials)。但是,這樣的教學或練習語料,僅能在學生有學習動機的情況下(譬如說,本身對英文有興趣,或是對該對話主題有興趣),才能啟動學生的「語言知識」機制(去了解老師現在播放的內容在說什麼),但是並不保證能夠啟發學生的「認知機制」。至於要怎麼做才能啟動學生的認知機制?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認知發現與研究發現中,得到一些啟發。

依照 Elvis Wagner 與 Paul Toth 於 2014 年在《外語教學年鑑 (Foreign Language Annals)》中的論述,當教師在課堂上播放 「照稿唸」的完美擬真語料時(如:一般書商所提供的 CD),學生得到了毫無瑕疵的可理解語料 (comprehensible scripted input); 沒有任何停頓、沒有任何重述、沒有任何不清楚的連音等。可是在這樣的聆聽環境下,是無法全然幫助學生訓練好、準備好應付現實世界中的聆聽 。現實生活中的聆聽語料內容往往是充滿 「雜音」的:包含眾多的停頓 (pauses)、重述 (repetition)、遲疑 (hesitation)、連音 (co-articulation)、贅字、不清晰等不完美的聆聽內容。這樣充滿「雜音」的不完美語料,卻往往很少使用在課堂上的聽力訓練當中。語言老師在課堂上常常大量使用完美的聆聽語料,創造一個字字清晰的第二語聆聽訓練環境。但是 Elvis Wagner 及 Paul Toth 強調,若是僅僅提供學生完美、清晰的聆聽語料(唸稿),將無法訓練外語學習者的耳朵,去適應現實世界中的不完美聆聽環境,而形成減損 (undercutting) 他們聽力的反向教學策略。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完美聆聽語料無法有效地激發學生,在聆聽語料時使用認知機制。在沒有激發認知機制的情況下,學生的聆聽就只能依賴他們的語言知識。此時,沒有學習動機或語言程度不好的學生,聆聽上就會受到負面影響,他們的聆聽就僅僅是 hearing(左耳進右耳出),而非 listening(認真地聆聽)。有名的語言教學學者 David Nunan (2015),就曾在 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這本書中強調:“Listening (practice) is (and should be) an active listening process."(聽力的訓練與練習應該是「用心」的主動聆聽);Nunan 更進一步強調:“Listening is not the same as hearing. Hearing will not necessarily activate students’ schemata."(不會或是不能引發學生聆聽的語料,是無法啟動或是激發學生認知與先備知識的聽力活動)。

那麼問題來了,要如何營造一個能啟動認知機制的 listening(而非 hearing)的聆聽環境呢?上述 Elvis Wagner 及 Paul Toth (2014) 的論點,提供了一個可能的思考點。他們強調,非照稿唸的日常自然對話或談話錄音 (unscripted listening materials),才是能夠幫助學生增進聽力的有效聽力教學活動。怎麼說呢?我們都有在嘈雜的環境中 (如:參加 party 時)跟別人對話的經驗,在這樣吵鬧(不完美)的聆聽環境中,我們常常有兩種經驗:(1) 為了聽懂對方在說什麼,會不自主地更努力或更用力去聽對方在講什麼;(2) 在此情況下,即使很努力地聚焦在對話的內容,我們還是會不經意聽到背景中其他人談話內容的一些關鍵字。這兩個經驗告訴我們,越是在不完美的聆聽環境中,為了聽懂,我們才更有可能聚精會神地去聆聽 (listening),也因為聆聽語料的不完美,我們才更有可能主動去利用各種已知的先備知識(或是生活經驗法則等認知機制)來猜測、理解對方在講什麼(譬如說,在聆聽過程中,利用對方的停頓來臆測斷句、切字的單位;或是利用前後文來想辦法聽懂幾個連音的單字意涵)。若是完美的擬真唸稿語料 (scripted listening materials),每個斷句停頓之處都是精準地落在句尾,每個字都是字字清晰,這時學生反而不見得會去啟動非語言的認知機制。當認知機制啟動時,語言學習者才有可能用認知去彌補語音知識上的不足(例如字彙不夠),進而聽到更多(這解釋了在嘈雜的對話環境下,我們為什麼還聽得到背景中他人的對話)。

但是要強調的是,這邊並不是告訴老師們,只能提供學生非照稿唸的日常自然對話 (unscripted listening materials),更不是要告訴大家書商提供的 CD 或是音檔等(字字清晰的唸稿擬真語料)是不對的。對於初學者,我們還是要提供他們發音清晰的聆聽輸入語料 (prescriptive models)。這裡想傳遞的訊息是:除了這些字字清晰的聆聽語料之外,我們也要同時提供給學生,自然但不完美的聆聽語料。也就是說,字字清晰的聆聽語料與即時非唸稿(充滿雜音)的自然語料,兩者是同樣重要的。同時提供學生兩種不同性質的聆聽語料,會讓學生的耳朵更適應現實生活中各種聆聽狀況。若永遠都僅用其中一種,例如永遠都是聆聽字字清晰的課文播放音檔,只會造就學生挑剔的耳朵。適時地提供自然非唸稿的聆聽語料,才能幫助學生打開他們的耳朵,認真去聆聽。

這裡提供老師們可運用在教學現場的聽力活動:(1) 選取自然非唸稿的自然聆聽語料(YouTube 或是 VoiceTube 上有很多這樣的內容),若學生已能輕易地駕馭這些語料,老師則可更進階地在學生聆聽時,稍稍去操縱一下學生的聆聽環境,例如增加背景雜音(如:營造一個類似參加 party 時聆聽的背景對話);或是 (2) 在聆聽清晰的唸讀語料時,增加背景雜音(如:在學生聆聽第二語時播放音樂,產生一個類似在家與他人對話,背景有音樂或是新聞廣播的聆聽環境)。然而,這些對於聆聽環境的操縱,當然不能喧賓奪主,變成全是噪音(雜音並不等於噪音),其目的在於「適當地干擾」聆聽環境,激發學生認知機制,創造努力聆聽的環境。如果教師只是消極地讓學生 hearing,那麼再多練習都無法重塑已經熟悉母語聲音的耳朵,能夠自然地聽懂第二語。

我們在下一期的專欄中,將會介紹更多可能可以激發學生認知機制的第二語語音訓練活動。對於有興趣了解更多 Elvis Wagner 及 Paul Toth 論點的讀者,可以至 YouTube 輸入搜尋字串 “Elvis Wagner and Paul Toth FLAnnals study video”,觀看影片後將會進一步認識他們的理念。

參考文獻:

Nunan, D. (2015). 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 New York: Routledge.
Wagner, E., & Toth, P.D. (2014). Teaching and testing L2 Spanish listening using scripted vs. unscripted texts.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47(3), 404-422.
2024karen
talktome_610
39birthday
57STYLE
59style_610
phonicsboard
phonics
27KITE
27KITEBOOK
TKT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在〈有效利用「雜音」— 營造語言學習者的主動聆聽環境〉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