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開講,  教育趨勢

台美考試大不同

文/陳湄涵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在台灣讀完小學五年級的我,其實很習慣考試。國小一學期有兩次月考、一次期末考。低年級考四科,中高年級考六科。還記得每次月考前兩週,就得開始複習。我那個年代,市面上的參考書、講義和評量還不多,媽媽會幫我複習考試範圍內的國字,確定每個字都會寫、每個詞語都瞭解意思。數學要出題練習、弄懂應用問題在問什麼,還要確定不會粗心算錯、填錯答案。

前置工作這麼完備,考試當天還是很緊張。從早自習就拿出不熟悉的國字繼續記,數學公式反覆背到滾瓜爛熟。自然科各種現象的專有名詞與解釋:焚風、積雨雲等,社會科的人名、地名、日期、戰役,都在心中不停背誦。

好不容易考完試,老師按照分數排序發考卷,越晚拿到考卷越緊張,這次到底考幾分?可能會錯兩題吧?甚至遇過少一分打一下手心的情況。等到每科都考完,就會公布全班排名。考完試那段時間,街坊鄰居長輩的招呼語,都會從「放學啦?吃飽沒?」自動轉變成「這次考幾分?考第幾名?」

離開台灣到美國入學,初期都還在適應,能弄清楚今天上什麼課就不錯了。過了幾個月,小腦袋才開始運轉,咦?老師怎麼都沒說要考試?媽媽也說一定得去問清楚考試時間,才能像在台灣一樣,好好幫我做考前複習。沒想到一整年下來,一次大型考試都沒有。原來,美國的小學階段根本沒有期中考、期末考,只會在平時課堂上做簡單的測驗而已。還記得,每週一會依照學生程度給予適合的單字表,一次十個單字,到了週五,就固定進行 spelling quiz(拼字測驗)。單字表上的字通常有發音關連性(全短音 a、全長音 i),或字首字尾關連性(全 wr 開頭、全 ight 結尾)。

上了中學,考試當然比較多。每科有平時考、期末考,也有無法預先準備的 pop quiz(突擊測驗)、open book / open notes(可翻書/可翻筆記)的測驗等。數學和理科考試甚至能攜帶功能複雜的 scientific calculator(科學工程計算機)應試。除了考試,還有作業、報告等其他評量方式。整體來說,美國的考試著重測驗學生的理解能力,很少考背誦,這點跟台灣很不同。

如果老師一走進教室,在黑板上寫下這個字,全班都會一片哀嚎。

高中在學習幾何學證明的時候,數學老師不要求我們記得每個定律的名稱。他鼓勵學生以邏輯思考來解題,不要侷限在定義。他說,考試的時候沒有一定的解題方式,只要合理,都能得分。

世界史老師則說:「每個戰役的細節不是那麼重要,但要記得誰參與這場戰爭,以及戰爭帶來的影響。有些內容也許已在課堂上討論過,但能獨立思考其他可能的影響亦非常重要。」世界史期末考,不太有是非題、選擇題,絕不會出現「滑鐵盧戰役是哪一年發生?A. 1814 年、B.1815 年、C. 1816 年、D. 1818 年」這種有背有分的題目,倒常出現沒有「正確答案」的申論題,鼓勵學生思考、組織、表達。

在美國的考試,注重學生理解、推論的能力,不重背誦。

每年回台灣過暑假,跟親朋好友說起美國這些琳瑯滿目的考試,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最是羨慕 open book / open notes 測驗,「簡直像是老師直接洩題給答案!再也不用考前挑燈苦背!」這誤會可大了,美國的教科書非常厚實、內容很多,老師不太可能在課堂上教完,學生除了上課仔細聽、做詳盡筆記,課後也得重新整理筆記。也就是說,如果考前沒有認真花時間研讀、歸納、整理,用小標籤把資料好好分類標明,就算考試能打開教科書或筆記本,可能連答題資料都找不到,更別想要拿高分。

如果沒有好好做筆記、標記重點,就算是能翻書的考試,也無從找到資訊。

很多人羨慕我在美國唸書,說美國的考試少、學校不注重成績。其實,美國每年在高中的畢業典禮,都會選出全學年成績最好的 valedictorian(畢業生致詞代表),顧名思義就是要代表全校畢業生做畢業致詞 (valediction),通常就是在全校畢業生中,選 GPA(grade point average,學業成績平均點數)最高的學生擔任。GPA 怎麼計算的呢?除了每科成績按照 ABCD 換算(A=4、A =3.7、B+=3.3……),如果該科目為 AP(advanced placement,大學程度課程),再另外+1(A=5、A =4.7、B+=4.3……)。GPA 就是所有成績的平均分數,某些注重學業成績的學校,所謂的 straight A(每科都拿 A)根本不夠看,為了拿高分,修讀 AP 課程的學生比比皆是。

然而在美國,家長不太會彼此比較孩子的成績,鄰居的史密斯媽媽絕對不會問妳「考幾分?第幾名?」。孩子 18 歲未成年前,成績單會寄到家裡,讓家長過目,但只會列出每科成績,不會有排名,也沒有評語。學校也不會用排名的方式激勵學生讀書,每年的畢業生致詞代表,也是在接近畢業典禮才公布。美國鼓勵學生多元發展,除了學科成績,運動、美術、音樂也都很重要,特別是運動項目,優秀的運動員在學校可是會被當成英雄對待的!

當台灣的朋友為了大學聯考在埋首苦讀,企圖把課本的所有知識深深刻印在腦袋的時候,在美國的我,也很努力在準備 SAT(Scholastic Aptitude Test,美國大學入學考)、填寫大學入學申請、苦心生出一篇篇各校規定要繳交的文章。台灣的入學考當然辛苦,但美國也沒多輕鬆,台灣的聯考還有個框架,但 SAT 是 aptitude test(能力傾向測試),沒有考試範圍,不太能準備,只能考前吃飽睡好,帶著實力應試。而大學申請表的文章,除了要精準回答問題,還要段落順暢、字句優美,才能得到入學考官的青睞。

不過這麼多年來,台灣的考試也逐漸與國際接軌。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是注重思考歷程而非記憶性的資訊考試,評比內容涵蓋閱讀數學科學三領域,每三年做一次評比,輪流針對一個主要學科領域做詳細測試,受試對象為 15 歲學生,是以抽樣方式選定受試對象。「PISA 是強調了解概念、掌握歷程以及能夠將知識應用在不同場合。」(國際大型教育評比調查專案辦公室,n.d.)。台灣學生於 2006 年第一次參與 PISA,趕上世界教育潮流及評比。

2019 年,台灣正式導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也就是眾所皆知的「108 課綱」,跟以往最大的不同,在於強調「核心素養」。這四個字看來抽象,其實就是指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教育部,2014)。

台灣的考試方式一直在演進,評量的方式益發多元,能考驗批判能力和推估能力的開放式問答越來越常見。當然,傳統的封閉式測驗已根深蒂固,非一朝一夕能改變。不過很期待當老師試圖改變台灣現有的評量方式時,家長能採取開放的態度,瞭解考試滿分與未來發展能力並無絕對關係,並理解多元評量方式背後的意涵,讓台灣教育的下一步,走得更寬廣、開闊。

2024AI_610
grammar
2024TOP
57STYLE
59style_610
2024book_610
listen
39_610
toeic_610
2025YLE
2025TKT
2025SP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在〈台美考試大不同〉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