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開講,  教育趨勢

不齊頭式的測驗:動態評量

文/ 高郁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副教授

近年來, 在語言教育領域掀起一股對傳統式評量議題的反思, 例如: 促進學習的評量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以及課室評量 (Classroom Assessment),此等思潮引領測驗評量領域的專家學者重新思考:「評量的目的」為何?過去以傳統計量理論為基礎、重視學生最終學習成果之評量工具,是否依舊能反映現今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學生評量的成果是否能反饋於教師教學?「課程」、「教學」和「評量」三者間的互動關係,在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的推廣與執行下,於評量方式和工具的選用上是否會有不同的變化?為回應此教學評量之思潮,本文將介紹國外新穎的評量工具—「動態評量」,期待能為英語文教學領域注入新的評量概念。

臺灣動態評量理論與應用學術網站:https://dynamickao.wordpress.com

動態評量的理論背景

「動態評量」為一項新穎的評量工具,自 2000 年以來在國外廣泛運用於第二外語學習領域 (Lantolf & Poehner, 2006; Poehner, 2005; Poehner & Lantolf, 2005), 在臺灣學術研究領域中曾被應用於數學等學科(朱經明、蔡玉瑟,2000),近年也逐漸受到臺灣語言學者 (Kao, 2020; Teo, 2012) 與在職英語教師的矚目。「動態評量」(Dynamic Assessment) 一詞是由以色列心理學家及教育家弗斯坦 (Reuven Feuerstein, 1991) 首先使用,是對以智力和心理計量理論為基礎的靜態評量方式的反動,強調評量的重點不在於評量過去既有的知識、技巧或經驗,而是在於評量學習過程中的改變,以及評量過程中教師的教學介入與學生的回饋反應

動態評量立基於維高斯基的「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理論,認為學習者在與社會互動的過程中,可以促進個體的認知發展。維高斯基以近側發展區的概念,提倡學習者透過與更有能力的教師或同儕對話的過程,更能辨析出學習者既有的獨立解決問題之能力和潛在發展之能力。近側發展區的概念促進動態評量理論的發展,此一新型評量旨在幫助教師於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提供不同面向的協助,以期能檢測學生的現有能力,並激發其未來發展之潛能。與傳統性評量不同之處在於,動態評量強調學習者認知能力的可塑性,在評量的程序中介入協助並給予教學,藉由師生互動的評量程序,深入探討受試者學習發展之歷程。動態評量不只評量受試者在知識或技能上的外在表現,更注重的是其背後的思考歷程,以及受試者的哪些思考能力會因為師生的教學互動而有所提升。此評量工具的優點在於結合教學與評量,提供較當今客觀化的測驗工具更為精準的判斷。

師生互動的動態評量程序

動態評量在近年來廣泛運用於語言學習的領域,例如:以動態評量模式來診斷語言學習者,如:法文、西班牙文、英文、中文等語言學習的難點,並藉由在評量中師生互動的過程,幫助學習者跳脫教科書或慣性的線性思維,以達到學習遷移之成效 (Ableeva, 2008; Ajideh & Nourdad, 2012; Antón, 2009; Barabadi, Khajavy, & Kamrood, 2018; Poehner, 2008)。運用於臺灣的語言學習場域,動態評量可診斷臺灣大學生在英語口語表達上碰到的困難,並以對話式的討論教學幫助學習者提升英語口說能力 (Kao, 2020) 或增進其英
語閱讀能力 (Teo, 2012)。

此外,也會利用電腦來進行動態評量的施測(電腦化動態評量,Computerized Dynamic Assessment),針對語言概念的認知成分,用細部進階的方式來安排測驗題目,並藉由電腦軟體設計漸進式的提示系統 (Kozulin & Garb, 2002; Lantolf & Poehner, 2010),提供有意義的互動與回饋教學,例如:以電腦化動態評量來檢測臺灣的國中學生在英語聽力上遇到的困難,並給予個人化的協助 (Kao & Kuo, 2021)。

動態評量的類型

實行動態評量的方式有兩種:介入式動態評量 (Interventionist DA Approach) 與對話式動態評量(Interactionist DA Approach)。此兩種模式皆關注學生於近側發展區的認知發展,進而給予最需要的協助。在施測的方式上,此兩種模式略有不同,「介入式動態評量」與傳統式評量類似,先行設計一系列教師系統化的協助,如:從暗示、明示,進而到對題目本身多做解釋的不同協助方法,根據學生的回答再給予協助,「介入式動態評量」的好處在於方便教師量化學生的回饋和考試成績,然而卻也因其先行設計的協助系統,有時不能符合每位學生的個人化需求。

相反地,「對話式動態評量」則讓教師的協助具有最大彈性,在評量施測的過程中,讓教師與學生直接對話,藉由考試題目來診斷學生的學習難點,同時也藉由考試題目來進行最直接的教學,讓學生能快速地從錯誤中學習,從失敗中成長。「對話式動態評量」的優點在於其多元且彈性的教師輔助功能,更能貼近每位學生的近側發展區,相當適合語言課程中的「課室評量」。然而,「對話式動態評量」的缺點也來自於其個人化的教學,教師對話式的協助常得耗費更多時間,且對話內容是根據每位學生的不同需求來設計,所以常導致無法量化學生整體的學習成效。

動態評量符合「素養導向評量」概念

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的核心訴求,在於培養學生的「素養」能力,而素養就是「舉一反三」的能力,意即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內容,要能在生活情境中運用所學。本文介紹之動態評量概念可幫助教師更瞭解「以學生為中心」的適性教學,以貼近學生需求,更細微地去關注其素養能力的發展,輔以師生互動模式,增進學生外語學習方法及策略,幫助他們達到學習遷移之成效。此外,因應十二年國教課綱的制定,大考中心認為素養導向命題的四個重點方向,包括命題引進情境化素材、評量考生整合運用能力、跨領域跨科目命題以及引入混合題型,此四大方向皆以「評量」來引導跨領域與情境化的教學媒材。

英語教師在課堂中使用動態評量,可清楚瞭解學生四大語言能力的應用(聽說讀寫的現有能力)與不足之處,根據此基礎進而設計符合學生未來潛能發展的教學方向,推動學生從課堂上「教學」與「評量」不斷循環的過程中,找到自己未來可以發揮所學的時機與空間。

動態評量推動「課室評量」思潮

在語言課堂中有高達三分之一的活動是與評量有關,良好的課室評量能引導更有成效的教學,而「形成性評量」具有調整教學與促進學習的特徵,在教學環節中有其正面積極的功能,因此形成性評量應成為課室評量的主體與未來新趨勢。然而,課室中形成性評量的推動與實踐,需要專業知能的提升、多元層次的落實與策略和內涵的並重,才可能達成以形成性評量為教學主體,以及所預期的課室評量功能。動態評量內含深厚的理論背景,搭配國內外語言課堂中實際運用的經驗,將可幫助臺灣的語言教師瞭解「形成性評量」的操作模式,並建構一套完整的「形成性評量」系統。

參考文獻

Ableeva, R. (2008). The effects of dynamic assessment on L2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n J. P. Lantolf & M. E. Poehner (Eds.),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the teaching of second languages (pp. 57-86). London; Oakville,CT: Equinox Pub.
Ajideh, P., & Nourdad, N. (2012). The immediate and delayed effect of dynamic assessment on EFL reading ability.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5(12), 141-151.
Antón, M. (2009). Dynamic assessment of advanced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42(3), 576-598.
Barabadi, E., Khajavy, G. H., & Kamrood, A. M. (2018). Applying interventionist and interactionist approaches to dynamic assessment for L2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 11(3), 681-700.
Kao, Y.-T. (2020). A comparison study of dynamic assessment and nondynamic assessment on EFL Chinese learners’ speaking performance: Transfer of learning. English Teaching & Learning, 44(3), 255-275. doi:10.1007/s42321-019-00042-1
Kao, Y.-T., & Kuo, H.-C. (2021). Diagnosing L2 English learners’ listening difficulties and learning needs through computerized dynamic assessment.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doi:10.1080/10494820.2021.1876738
Kozulin, A., & Garb, E. (2002). Dynamic assessment for EFL text comprehension.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23(1), 112-127.
Lantolf, J. P., & Poehner, M. E. (2006). Dynamic assessment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 teacher’s guide. University Park, PA: Center for Advanced Language Proficienc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CALPER).
Lantolf, J. P., & Poehner, M. E. (2010). Dynamic assessment in the classroom: Vygotskian praxis for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15(1), 11-33.
Poehner, M. E. (2008). Dynamic assessment: A Vygotskian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and promoting L2 development. New York: Springer.
Poehner, M. E., & Lantolf, J. P. (2005). Dynamic assessment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9(3), 233-265.
Teo, A. K. (2012). Effects of dynamic assessment on college EFL learners’ reading skills The Journal of Asia TEFL, 9(1), 57-94.
online
2024karen
talktome_610
39birthday
57STYLE
59style_610
phonicsboard
phonics
27KITE
27KITEBOOK
TKT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