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溫暖與關懷人道精神的 Kate Milner
文/劉安湘
國北教大附小英語教師
台北市英語輔導團輔導員
烏俄戰爭已爆發逾一年半,以巴衝突越演越烈,台海情勢緊張,國際局勢如此動盪不安,讓人不禁擔憂第三次世界大戰是否一觸即發?生活在戰亂中貧困交加的兒童如何度過每一天?令人無法想像!如何讓兒童長成一個富有人道關懷與同理心的人,且願意為這個世界盡一己之力?藉由淺顯易懂的繪本內容來討論人權及人道主義是最好的管道!
今天想分享英國兒童繪本作家 Kate Milner 的作品,Kate Milner 曾擔任老師,也從事與繪圖相關的行業,但影響她最深遠的就是在圖書館工作,從念書給兒童聽的書籍篩選過程中,讓她掌握哪些類別的書籍能吸引幼兒,更讓她進而嘗試畫繪本及構思故事。她希望能對教育兒童做出貢獻,果然她的繪本 My Name is Not Refugee 獲得 Klaus Flugge Prize 2018,這個獎項是為了鼓勵新秀兒童繪本作家而成立,而她獲獎實至名歸。
接下來,筆者將介紹 Kate Milner 的兩本繪本:My Name is Not Refugee 及 It’s a No-Money Day,並分享引導孩子閱讀理解的學習方式。
My Name is Not Refugee
閱讀前暖身活動 Pre-reading Activities
「難民」的概念對生長於安逸環境的孩子們可能非常陌生,因此老師們可以先從介紹 KWHL chart 開始,讓孩子們思考或尋找相關背景資料來引起學習動機。
首先請提問: “What do you know about a refugee?”,引導孩子說出對難民的定義或理解,孩子可能會說: “They have to run away from home.”,老師可以追問: “Why do they have to run away from home?”,此時孩子會說出因為戰亂或災難等原因,老師可適時提供 war、earthquake、flood 等字彙,因為台灣地震頻繁,加上烏俄、以巴戰爭的動亂不安,孩子 們很快就可連結其駭人的景象。
接下來的問題較需要思考,因此建議老師使用小組討論的模式,讓學生想一想: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refugees?”,並請學生用文字或問題方式記錄其想了解的面向,如: “How do they escape?”、 “How do they survive?”,然後進行全班分享,讓孩子們更深入思考難民的處境。
第三個問題: “How do I find out anything about the refugee?” 也適合小組討論,孩子們會希望從何管道理解難民呢?現今網路發達,學生表示會以 Google 搜尋,也會看國際新聞或閱讀相關書籍。
閱讀活動 Reading Activities
(1) Prediction: 請引導孩子閱讀封面來認識繪者及作者,並仔細觀察封面的兩位主要人物:一位母親及小男孩,請猜測小男孩的年齡,以及為什麼他們身為難民,臉上卻帶著微笑?筆者的學生充滿智慧地回答 :「因為即使他們是難民,但是至少他們還有彼此,而且還活著啊!」
(2) Read-aloud: 整本書可看到作者以明亮的色彩呈現畫面,親子間溫馨互動敘事的口吻,以不增加小讀者心理壓力的方式,緩緩道出難民的心路歷程。老師可以邀請學生齊聲朗讀這本以媽媽的口吻對小男孩解釋身為難民可能的遭遇。
(3) Questioning: 作者貼心地在書中放入許多與小讀者互動的難民相關問題,老師可直接引用,如: “How far could you walk?”、 “Can you speak more than one language?” 等。
閱讀後活動 Post-reading Activities
(1) My Bag-“Need” or “Want”:請孩子想像自己是難民,能帶走的物品不多,因此只能準備「必要」、而非「想要」的三件物品來放入自己的背袋中,並請孩子寫出為何需要這些物品的原因。學生多半回答:water、food、clothes、blanket,因為這些是生存必需品。
(2) If I were a “refugee”:請孩子思考 “What would I be worried about if I were a refugee?”,筆者的學生表達: “I would be worried about my home, my family, and not having food and water.”,他們也擔心遇到小偷及強盜,危及自身安全,可見學生能設身處地為難民著想了!另一個筆者問的問題: “What would I like people around me to do (to help me)?”,學生則回答: “Treat me with respect.”、 “Never call me ‘refugee’ as my name.”,從回答也可見學生能理解這本書的主旨:尊重難民,他們需要我們的關心。
(3) KWHL “What have I learned about the refugee?”:請孩子針對這本繪本及自己對難民的理解做反思,寫下自己習得的內容,如: “The refugees are normal people, so they have rights, too. No one can take away their rights.”,藉由學生的分享,老師可以更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與教學效能。
(4) How can you help the refugees?:讓學生寫下自己可以幫助難民的方法,如: “I can give them food.”、 “I can donate my toys and books.”,讓孩子知道只要有心,就可以對難民伸出援手。
(5) 延伸活動:由於課堂時間有限,老師完成以上活動就已將繪本資源善加運用,若還有時間,可以用簡單的方式介紹人權的定義做為本課程的總結。
It’s a No-Money Day
本書旨在關注弱勢與貧困家庭及糧食不均的問題,在 21 世紀的戰亂和貧富懸殊現象益趨嚴重之下,造成更多孩童沒有足夠的食物,食物銀行的需求日益增加。
閱讀前暖身活動 Pre-reading Activities
(1) 想像飢餓:詢問孩子們,若是有一天,家中沒錢購買食物,他們將如何生存?筆者的學生很誠實地表達: “I’ll find the wild plants to eat.”、 “I will borrow some food.” 等。
(2) 食物銀行:讓孩子對「飢餓」與「無助感」產生連結後,老師可以介紹一個重要資源:食物銀行,並詢問孩子知不知道食物銀行的食物是從哪裡來的?食物銀行的食物多屬於哪些類型?沒錯!多是罐頭、鋁箔與真空包裝食品,因為保存期限較久,價格也較低廉。
What kinds of food would you see in a food bank? Why?
“Canned and boxed food.”
It’s easy to preserve (保存).
閱讀活動 Reading Activities
(1) Prediction: 請學生閱讀封面,並猜測小女孩的年齡,以及為何見不到其父親?學生們很快就可聯想到這是一個單親家庭的故事。
(2) Observation: 請學生觀察每個頁面作者想傳遞的訊息,例如母女兩人擠在一張單人床上,家徒四壁,代表的意義為何?當她們起床後打開櫥櫃,發現只剩最後一片吐司,媽媽說她一點都不餓,讓小女孩開心享用這最後一片吐司,媽媽真的一點都不餓嗎?接下來媽媽拿出四個零錢罐,上面分別標示著:公車、房子、蘋果、電燈泡,它們代表什麼意義呢?原來媽媽很努力存錢,才能負擔家中的開銷!
(3) Brain-storming: 小女孩說: “Today is a no-money day. There are still fun things you can do on a no-money day.”,老師請學生想像在沒有錢的情況下,可以玩的遊戲。筆者的學生在腦力激盪下,說出玩石頭、水、樹葉、跟朋友到公園玩耍,學生也理解到原來獲得快樂這麼簡單!
(4) Questioning: 為什麼書中的媽媽覺得去食物銀行是一件很慚愧的事?筆者學生用很成熟的口吻說: “The mother doesn’t need to be embarrassed, because it’s the way to fix the problem, and everyone could have this problem, too.”,說明食物銀行確實能對弱勢者有所幫助,解決燃眉之急,因此利用食物銀行無須覺得慚愧,這回覆讓筆者感到十分欣慰!
閱讀後活動 Post-reading Activities
(1) 我的幸福指數:請學生想一想自己的生活,有沒有像小女孩這家人一樣要擔憂的事?
(2) What can you do to help?: 請學生思考自己可以幫助弱勢者的方式。
(3) 台灣的食物銀行:分享台灣食物銀行的資訊,讓學生回家與家人分享。
結語
分享溫暖與關懷人道精神的 Kate Milner,以她特有的筆觸與畫風,向孩子們介紹了世界人權宣言第 1 條「我們生而自由而且平等」、第 25 條「所有人都有食物與居所」以及第 30 條「沒有人可以剝奪你的人權」等重要概念,老師可以帶領孩子們閱讀這些美好的繪本,傳遞尊重人權的重要理念,讓我們的孩子帶給世界希望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