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百變字卡桌遊
文/張琬琦 (Moji)
現任嘉義市國小英語教師
「麻糬手繪單字書」作者
Did you moji today? 部落格版主
小卡是很常用的教學工具,有些教科書後面會附上單字卡片,甚至還有精美的撲克牌字圖卡可以運用。這一次 Moji 要來為大家介紹幾種萬用的小卡遊戲。
划拳贏牌
★ 人數:2 人
★ 玩法:
- 將所有牌卡朝下疊好放在桌子中央。
- 兩人猜拳,贏家翻出一張牌,正確唸出上面的字後,則可獲得該卡。玩家必須將獲得的卡片字面朝上,疊在自己面前。如此反覆猜拳直至遊戲結束(牌卡全被取光,或限時結束),獲得最多牌卡者勝。
- 若猜拳時兩人平手,最快喊出對方面前所贏得的卡牌堆中,最上方那張者,即可將對方該卡放回中央牌堆中。
★ 設計理念:平手的時候比「讀字速度」,可以在遊戲中練習對單字的精熟度。
雙胞胎
★ 人數:2 人
★ 玩法:
- 將牌卡洗勻後平均分成兩堆,玩家將牌堆正面朝下拿在手中。
- 玩家一起喊「1, 2, 3!」,兩人要同時翻出一張牌,若此兩張牌「相同」(可以是字-字∕圖-圖∕字-圖),則最快喊出該牌的玩家可贏得這張卡。
- 限時內(或牌卡用盡)贏得最多卡片者勝。
★ 設計理念:此遊戲一樣是訓練學生的閱讀速度,建議可以同質分組,才不會輸贏落差過大。當牌卡是「字-圖」配對時,同時也能訓練到單字理解。高年級的學生則可改編為「兩張一組」的文法練習,如「I-am / he-is / you-are」等。
一觸即發
★ 人數:不限
★ 玩法:
- 準備數張「炸彈功能卡」,將這些功能卡與字卡混合後,正面朝下攤散於桌面。
- 「炸彈功能卡」有:炸彈 (bomb)、手榴彈 (grenade)、手槍 (gun)、原子彈 (atomic bomb)。建議每種皆準備 2-3 張以增加刺激感。
- 玩家輪流取一張牌,正確唸出單字者則獲得該卡。限時內,獲得最多卡片者勝。
- 若玩家翻出「炸彈 (bomb)」,則必須將一張自己已經贏得的卡片放回桌上;若翻出「手榴彈 (grenade)」,則可要求其他所有人都要拿出一張卡片,此玩家正確唸出這些卡片後,就可將牌重新放回桌上;翻出「手槍 (gun)」,則此玩家可以指定一位玩家放回一張卡片,但是一樣要正確唸出那張卡片才可執行;翻出「原子彈 (atomic bomb)」,全部的玩家都必須放回所有贏得的卡片,重新再來!(沒有大破壞,哪來的大建設?)
★ 設計理念:炸彈功能卡憑藉運氣,因此「鹹魚也能翻身」,讓每位孩子都有成功機會喔!PS. 老師們絕對不要錯過孩子翻到原子彈那瞬間的吶喊啊!
心臟病
★ 人數:不限
★ 玩法:
- 玩家輪流當「莊家」。莊家將牌卡洗勻後,隨意翻出一張牌,此張牌就是遊戲時要拍的「目標卡」。確認所有玩家都看到此牌後,將目標卡混入牌堆,開始遊戲。莊家不加入拍卡的競賽。
- 莊家一一翻牌,其他玩家看到目標卡時,就要搶拍該卡,並且正確唸出,最慢拍卡者,必須以該卡造句。該局結束後,再換第二位玩家繼續上述動作。
- 此遊戲沒有所謂贏家輸家,讓學生一直玩就對了(贏家就是「老師」啦)!
★ 設計理念:過去心臟病遊戲皆是以有序號的主題來進行(如數字、月份、星期、字母等),其實若由莊家來翻目標卡,就能跳脫這個限制。雖沒有計分輸贏機制,但學生卻會樂此不疲唷。
醜娃心臟病
★ 人數:4-6 人
★ 背景介紹:
1.《醜娃娃 (Uglydoll)》:將牌卡正面朝下攤散於桌面,玩家輪流翻一張牌,若桌面上出現「三張相同的牌」,則最快拍到這些牌者勝。
2.《德國心臟病 (Halli Galli)》:桌面中央擺放搶答鈴。玩家輪流翻出一張牌(第二輪的牌卡繼續疊在前一輪的牌卡上),當桌面上出現「五個相同的水果(如:五根香蕉)」時,最快搶拍到搶答鈴者可以贏得這些牌卡。
★ 玩法:
- 每種牌卡必須要有三張相同(所謂「相同」可以解釋為「同組」,如字-字-字∕圖-圖-圖∕字-圖-造句等)。將牌卡洗勻後平均分給玩家。桌面中央擺放搶答鈴或其他可拍打的目標物。
- 玩家輪流翻出一張牌,第二輪的牌卡繼續疊在前一輪的牌卡上,當桌面上出現「三張一組相同的牌卡」時,最快拍打搶答鈴者即贏得這些卡片,玩家將這些卡片放回自己的牌堆中,再繼續出牌。
- 限時內,贏得最多牌卡者勝。
★ 設計理念:對中年級的孩子,可以將三張一組設計為「字與圖」、「字母大寫-小寫-代表單字」等,高年級可以改編為文法概念,如縮寫方式 (I-am-I’m、do-not-don’t)、複合字 (tooth-achetoothache)、動詞三態 (go-went-gone)、單複數 (a bag-bags、a man-men) 等。這種速度遊戲就是要讓學生可以激發潛力,熟悉這些重點!
棒打老虎雞吃蟲
★ 人數:4-6人
★ 玩法:
- 準備數張功能牌:棒子、老虎、雞、蟲、老師照片。
- 將牌卡正面朝下攤開於桌面。玩家輪流翻出一張牌,正確唸出(或造句)就能贏得此牌。玩家要將贏得的卡片,正面朝上堆疊在自己身前的桌上。過程中玩家也會翻到功能牌(棒子、老虎、雞、蟲),只要將這些功能牌正面朝上,另外擺放在字卡堆旁即可。
- 翻出「棒子卡」的玩家,可以將擁有「老虎卡」玩家的卡片全數吃過來,但要正確唸出卡片堆最上方的字卡,才可進行吃牌動作。同理,「老虎卡」可以吃「雞卡」的牌、「雞卡」可以吃「蟲卡」的牌、「蟲卡」可以吃「棒子卡」的牌。
- 若翻出「老師照片」卡,則所有牌卡都要歸零重新開始(代表老師犧牲很大XD)。
- 限時內,擁有最多牌卡者勝。
★ 設計理念:任何具有「循環食物鏈」功能的卡片,都可以套用在此遊戲中,如「剪刀、石頭、布」、「太陽、雲、風、牆、老鼠」等。由於一物剋一物,只能說時候未到,不知鹿死誰手,而「老師照片」卡就是要讓遙遙領先的贏家別太驕傲,讓輸家有動力繼續玩下去!
透過這些萬用活動,讓小卡有重複利用的價值,在單元或階段結束後也可以來個總複習,讓學生以為自己在玩,其實正在學!而設計這些活動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別讓學生還沒玩就已經知道誰會贏,因此「運氣」成分很重要。掌握這個原則後,老師們也一起來設計學生――啊,不是,是設計遊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