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L,  大師開講,  教學知能

更新英語教學信念,改變自己教學實踐—CLIL 的「學科知識相關語言」 教學活動設計

文/簡靜雯
國立清華大學英語教學系副教授

在教育部(民 10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語文領域—英語文》建議英語文可以和其他課程進行橫向整合、連結,以擴展學習範圍與強化學習深度(頁 25),因此內容和語言整合學習(content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簡稱 CLIL)在臺灣中小學課堂中漸漸成為英語教學的新趨勢。

Coyle (2007) 提出 CLIL 的 4C 架構,包含溝通 (communication)、文化 (culture)、內容(content)、認知 (cognition)。而「溝通」的語言又可以分成三種:學科知識相關語言 (language of learning) 、教師指導語言 (languagefor learning)、延伸語言 (language through learning),其中 language of learning 指的是「學生必須學會學科的基本概念和技能的語言」(頁 533)。

過去一兩年中,我有機會到小學進行內容和語言整合學習相關課程觀課,英文老師在實踐內容和語言整合學習課程上有很大的挑戰,因為並非所有英文老師或領域專長教師都有足夠的英文能力和學科專業知能來進行內容和語言整合學習課程設計和教學 (Banegas, 2012; Ting, 2011) 。不論是和外師、導師或科任老師進行內容和語言整合學習協同教學,或是自己進行內容和語言整合學習教學,其中我所觀察到的關鍵問題在於學科知識相關語言教學。首先學科知識相關語言選擇太過於艱澀,超過學生認知和語言能力。其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僅利用簡報檔帶學生讀過學科知識相關語言,沒有用符合學生認知和語言能力的語言解釋學科知識相關語言的意思,或用相關圖片輔助介紹,也沒有提供相關的語言功能、文法結構和單字。除此之外,英文老師也沒有示範如何使用這些學科知識相關語言。更重要的是,英文教師並未提供相關活動設計讓學生熟練、使用和應用學科知識相關語言。

唯有老師提供可以理解的語言灌輸 (input),透過不同任務、操作型的活動讓學生練習和使用學科知識相關語言,如此學生才能浸潤在學科知識相關語言中,老師提供的語言灌輸才能有機會成為學生的語言輸出 (De Graaff, Koopman, Anikina,& Westhoff, 2007; Denman, Tanner, & de Graaff,2013; Infante, Benvenuto, & Lastrucci, 2009)。針對學科知識相關語言,以下介紹六個教學活動策略:

教學活動設計策略一:暖身活動了解學生先備知識

老師可以透過 Off the Top of My Head 活動了解學生對於某一學科知識的相關語言先備知識。先發給每個學生一張紙,折成十六格,以音樂為例,學生有兩分鐘可以寫出他們所知道的音樂或樂器詞彙,例如 note、rest、staff 等等。老師再給學生三分鐘,可以問其他同學,抄下自己所沒有寫的音樂或樂器詞彙,填滿十六格之後就達成任務 (Buttner, 2007)。

教學活動設計策略二:呈現和教授學科知識相關語言方式

老師在教學科知識相關語言時,並非只是單單帶學生唸出而已,可以提供相關包括定義、圖片等資料,如圖一。

【圖一】學科知識相關語言圖卡

老師可以用 Four Squares 形式來呈現學科知識相關語言,以圖二為例 (Graves, 2009),可以把該詞填入中間,左上角提供照片,右上角列出以該單字造的句子,左下角列出同義和反義詞,右下角寫出該單字的定義,下方留空格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寫出或畫出定義。

【圖二】Four Squares

以圖三為例,這個 Four Squares 包含單字、該概念的例子、學生課堂討論出來的定義、與該概念不相關的單字 (Graves, 2009)。以 soothing 這個字為例,該概念的例子可能是 music(音樂),學生課堂討論出來的定義可能是 comforting (舒適的),與該概念不相關的單字可能是 test(考試)。

【圖三】soothing 的 Four Squares 呈現

在教學科知識相關語言時,除了讓學生跟著老師唸出 staff 三次之外,可以採取比較有趣的方式,例如 Say the word staff three times to the window.(對著窗戶說三次 staff 這個字),學生可以複誦學科知識相關語言,也可以同時複習教室內常見的物品、身體部位、同學名字,例如 fan、door、desk、finger、John。

教學活動設計策略三:學科知識相關語言練習

老師在教學科知識相關語言後,可以設計簡單的練習活動讓學生讀、說和分辨這些詞彙。以 Go to Your Corner 活動為例,首先英文老師可以在教室四周貼上不同字詞,例如樂器 (musical instruments)、音樂家(musicians)、樂理 (musical theory) 、曲名 (title)。老師說出一個字或秀出一張圖,學生根據聽到的字或看到的圖判斷單字,走到正確的角落。老師可請學生用下列句子回答 This is a word related to _____, because _____.,後面的原因學生可以依照程度用中文或英文說出 (Vogt & Echevarria, 2008)。

另一個類似的活動是 Odd One Out,老師可以把不同科目的學科知識相關語言列出,讓學生分組找出不同類別的字詞 (Buttner,2007),例如 note、rest、staff、bee,學生需選出 bee,老師可請學生用下列的句子回答 The word _____ is not related to _____, because _____.,後面的原因學生可以依照程度用中文或英文說出 (Vogt & Echevarria, 2008)。

教學活動設計策略四:學科知識相關語言使用活動

除了透過各領域和學科的實際作品操作,例如自然課的觀察或實驗後的紀錄、藝術領域藝術或音樂創作之後的作品介紹、綜合課討論分享時可以使用學科知識相關語言等等,老師也可以設計簡單活動來幫助學生使用這些詞彙。Word in One 活動可以提供學生使用學科知識相關語言,學生必須用課堂教過的兩個詞造句 (Graves, 2009),例如以 staff、space 兩個樂理的詞,學生可以造句 A music staff has four spaces.。

教學活動設計策略五:學科知識相關語言情境布置

在教室後面的佈告欄,可以有個角落設計成為某一科的學科知識相關語言牆 (word or phrase wall),老師每次教完學科知識相關語言之後,按照字母順序把詞彙或詞組寫在牆上,不只可以成為教室布置,學生也能沉浸在豐富的語言輸入中,老師上課時還可以指著牆上的單字進行複習教學使用。另一個類似的作法是英文老師提供詞彙表 (Glossaries),針對每個字詞提供適合學生的定義,把詞彙表給學生並教他們如何查找和使用 (Graves, 2009)。

除了課堂學習之外,老師也可以設計一些學科知識相關語言自主學習活動。以 Word Wizard 為例,老師可以把課堂上教過和音樂相關的語言列給學生,學生也可以回家複習,如果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這些詞彙,可以記錄下來這些詞彙如何使用 (Graves, 2009)。

另一個類似的活動是 Vocabulary Journals,如圖四。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讀到其他領域或學科相關的學科知識相關語言可以記錄下來,包括字 (words)、我認為字的意思 (what I think it means)、字實際的意思 (what it actually means)、線索 (clues)、我在哪裡找到的 (where I found out) 等等 (Graves, 2009)。

【圖四】Vocabulary Journals

唯有透過英文老師持續精進自己的專業知能,例如和其他領域專長教師共備、協同教學、甚至自學,培養專門學科領域的知識,如此一來英文老師才能清楚分析和解構領域課程的內容,然後用英文呈現學科領域的概念和知識,讓學科領域的知識和學科知識相關語言成為學生可以理解的內容,透過不同教學策略幫助學生習得英文和學科概念。

參考資料

★ 教育部(民10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語文領域- 英語文。臺灣臺北:教育部。
★ Banegas, D. (2012). Integrating content and languag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n secondary education: Models,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2(1), 111-136.
★ Buttner, A. (2007). Activities games and assessment strategies for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Larchmont, NY: Eye on Education.
★ Coyle, D. (2007).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Towards a connected research agenda for CLIL pedagog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10(5), 543-562.
★ De Graaff, R., Jan Koopman, G., Anikina, Y., & Westhoff, G. (2007). An observation tool for effective L2 pedagogy in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10(5), 603-624.
★ Denman, J., Tanner, R., & de Graaff, R. (2013). CLIL in junior vocational secondary educatio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 16(3), 285-300.
★ Graves, M. F. (2009). Teaching individual words.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 IInfante, D., Benvenuto, G., & Lastrucci, E. (2009). The effects of CLI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d teachers. CLIL practice: Perspectives from the field, 156-163.
★ Ting, Y. T. (2011). CLIL… not only not immersion but also more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 ELT Journal, 65(3), 314-317
★ Vogt, M. E., & Echevarria, J. (2008). 99 ideas and activities for teaching English learners with the SIOP model. New York, NY: Pearson Education, Inc.

在〈更新英語教學信念,改變自己教學實踐—CLIL 的「學科知識相關語言」 教學活動設計〉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