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 雙語國家」Ready, set, go?
文/劉楚筠 Tina
資深英語教師
2030 雙語國家政策
近來,2030 年雙語國家政策在教育界討論得沸沸揚揚。行政院於 2017 年底通過「2030 臺灣雙語國家發展藍圖」,當時的行政院長賴清德提出將臺灣在 2030 年前打造成為「中英文雙語社會」的目標。近來隨著 108 課綱的推行,以英語進行非英語科目教學(雙語教育)之討論再興,各方支持與批評之聲浪皆不斷。到底全面雙語教育的可行性如何?大家所擔心的問題,是不是真的無法解決呢?今天將對此議題做出整理,並提供一點淺見。
疑慮 vs. 支持
從滿街林立的美語補習班,應該不難想見家長對於孩子英語教育的重視。對於國家欲以政府資源支持推行雙語教育,大家理應歡欣雀躍,但筆者身邊的學者、教師、家長,以及社會上各方評論,對此政策卻多所保留。反對者的意見大致可歸納如下:
- 國家與價值認同:認為如果要推動雙語國家,為何不將台語列入?台語難道沒有英語重要?
- 師資不夠專業:一般普遍認為不夠專業的師資,反而會貽誤了英文或該科目專業本身的學習,導致兩頭皆空。即使現在開始培育雙語師資,依然緩不濟急。家長們尤其擔心自己的小孩成長只有一次,會不會變成白老鼠?
- 先把英語顧好:許多學生光是英文一科就已經學得荒腔走板,基本的概念都還不足,加上城鄉差距以及父母社經地位造成的學業成就雙峰現象,讓教學現場的老師一個頭兩個大,若再用英文教其他科目,弱勢學生如何吸收?
- 學科老師的專業不被尊重:目前的雙語課程教師多由英文教師擔任,學科老師們認為自己鑽研多年的專業科目,竟被英文老師取而代之,英文老師只是英文好,但專業素養並不足,如果說只要英文好就能教這些科目,那他們那麼多年的專業耕耘算什麼?「以英文能力作為壓倒性的決勝點」此價值本身便不可取。
- 考試結構不變,一切都是枉然:學習英文應該是重在應用,然而現行的英文考試制度已經扼殺了很多學生對英文的興趣與信心,如果再把更多科目套以英文教學,然後再以考試作為評量方式,學生的學習動機不但無法提升,英文的雙峰現象只會更加惡化。
各界的憂心的確值得考量。單以師資來看,以台北市為例,去年首創雙語正式教師培育機制,鎖定全國上萬名代理教師,今年則再放寬資格,只要可用英語教學、有意願成為正式老師,都可報名應試,並切結在未來一年若能取得國小或國中合格教師證書,並取得英語流利能力證明文件,就有機會進入教學演示甄選,一年內通過相關審查後,可望在 110 學年度成為正式教師。然而,六月的國中、小學雙語教師聯合甄選,欲招募 91 名雙語教師,報名人數卻不及開缺數,最後僅錄取 23 人,尤其國小端最缺自然、體育、美術的雙語教師,國中端則是各科都有缺。
對於 2030 雙語國家的政策,其實也不乏贊成者,只是贊同者的意見,通常是附加了一些「條件」。
- 雙語教育重要,但 2030 作為時限是否太倉促:在全球化浪潮下,英語對於增加國際競爭力之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必然的趨勢,但將 2030 定為目標,時間夠嗎?大學的雙語教師師培計畫才剛起步,每年能培育出的雙語師資遠不及現場需要。
- 雙語教育重要,但政府的配套不足:普遍認為政府應成立專責規劃與管理機構,撥予足夠的預算,落實教師培訓與審核計畫,並建立一個讓人們有動機使用英文的環境。
- 雙語教育重要,但也應改革現有的教育制度:班級內學生程度落差過大、評量方式僵化(尤其是國中端)、偏鄉師資缺乏等問題,亦應同步被看重。
雙語國家政策的全貌
身在教育界,筆者知道有許多認真的老師會覺得壓力很大,無論是英文科老師,或是有志成為雙語教師的老師,多少都有一種肩負培育年輕一代英文能力的責任。然而,讓我們來看教育部的雙語國家計畫,內容到底是什麼呢?教育部的雙語國家計畫,其目標為:
- 培養臺灣走向世界的雙語人才
- 全面啟動教育體系的雙語活化
策略則為:
(一)加速教學活化及生活化,激發學習動機
(二)擴增英語人力資源,連結在地需求
(三)善用科技普及個別化學習,發展無限可能
(四)促進教育體系國際化,讓世界走進來
(五)鬆綁法規建立彈性機制,創新學習模式
其中跟老師們相關的,其實是第一項,且其中提到目標是強化學生的聽力與口說,讓英文是可以實際應用的工具。而為了能順利執行第一項策略,第二項的配套裡就包含了「強化教學支持機制」,研習、增能、師培等等都是。目前已有至少 19 所師培大學預定或已經開設「全英語師培」,其中也有至少 8 所大學已獲教育部補助(共 2000 萬預算)成立「全英語教學研究中心」,除了研發課程內容,也研究適合臺灣學生的雙語學習教材與教學方法。
第三、四、五項都是政府會做的,主要在充實學校以外的英語情境,讓學生離開學校後,依然有接觸英文的機會。而第五項包括研修「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常態編班及分組學習準則」,調整實施適性分組的教學機制,以解決班級學生程度參差不齊的問題。而老師當然也可以利用自己所知的網路資源執行第三項策略,不需自己單打獨鬥。
就我對於這份雙語國家書面計畫的評估,這些政策若能落實,假以時日,雙語國家依然是成果可期的。當然在執行面上的實際情形如何,對於當前英語教育所擔心的問題又做何處理,仍舊需要再觀察。但如果我們相信英文對孩子的未來而言,會是重要且有用的語言,那麼在雙語教育的路上,除了等待大環境的配套逐漸改善外,身為實際接觸孩子的第一線英文老師們,還可以做些什麼呢?以下是我的幾點建議:
1. 重視英語,但不獨尊英語
誠然,在臺灣往雙語國家前進的道路上,的確是摸索著過河,香港或新加坡經驗也不保證適用於臺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定有未臻完美之處,有些學生的學習成就是有可能受到影響的。但無論如何,我認為對學生來說,意識到「英語好,很好。」跟意識到「現在英語不好,人生也不是就必然無光。」同樣重要!培養孩子的 growth mindset 比恐嚇孩子「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在現今社會更顯重要!因為世界變換得太快,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帶得走的能力」,就是「相信自己可以持續進步,也看見並嘉許自己的努力」。因此,我們灌輸給孩子的心態,會決定孩子日後是繼續跟英語維持良好的關係,還是就此跟英語絕交!很多人跟英語的緣分比較晚出現,能維持孩子對英文的好感,或起碼讓孩子不排斥,便是老師的功德一件啦!
2. 與其他科目的老師共備課程
現在有些學校的行政主管,會希望讓全校的老師都有機會在英語上增能,未來可以轉換跑道成為雙語教師,或在課程中融入一點英語的元素。老實說,增能是沒問題的,能在課程中融入英語,我也很樂觀其成,但其他科目的老師要成為口說能力在 CEFR B2 級的雙語教師,在自己本身有全職教務的負擔下,恐怕不是一年兩年就可練成。
一般的教室用語、日常生活對話,英文老師都可以協助其他科目老師,而在專有名詞或學科知識方面,則可以由其他科目的老師協助英文老師。英文老師也可提供好用的知識型英文網站、遊戲資源網站、或有趣的英文影片給其他科目的老師們運用。有了科技輔助,其他科目的老師們便比較不會有太大的口說英文的壓力,但又可以讓學生接觸到好的英語資源。
除了共備小組的形式外,我其實很鼓勵學校邀請自己校內的老師擔任研習的講師,因為校內的老師最了解學校的生態、學生家長組成、校園活動、行政流程等,所以最適合的講師常常就在身邊,毋需捨近求遠。而透過一次次的分享,不僅可以凝聚校內向心力與共識,老師本身也會越來越強大!
3. 護衛學習動機
進行任何跨科目的整合型英語活動,或是跟其他科目老師交流雙語教學時,我覺得英文老師可以提醒其他老師們的,便是「永遠把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動機」上。尤其英文不是學生的母語,在運用上必定難度更高,英文老師對此很有意識,但其他科目的老師不見得,因此提醒其他科目的老師們多用英文給予鼓勵 (“That was agreat idea!”, “Very good job!”),少用英文責罵,會讓孩子對英文更有好感,從而維持孩子學習的動機,這點很重要!
4. 聽與說的勇氣
讓英語成為生活中實際可應用的語言,最重要的就是聽與說的能力。我們不可能讓每個學生都成為一開口就是發音漂亮、文法零錯誤的學生(事實上很多以中文為母語的英文老師也辦不到),所以鼓勵學生開口說,錯了也沒關係,是學習語言與使用語言的關鍵心態。然而,孩子到了國中階段,因為愛面子、怕錯,通常便不願意開口了。這時,如果非英文科的老師們願意作為一個「勇敢」的示範,其實意義重大!我有個學生說,他小時候跟爸媽去東南亞玩時,他看到媽媽為了殺價,跟小販用單字討價還價,無所畏懼,最終溝通成功,他就學到了:語言就是要勇敢用出來,達到溝通的目的!再者,老師們如果真的說錯了,只要老實告訴學生,他們也正在學習英文,希望自己一天比一天進步,對於學生來說,那將發揮多大的激勵作用啊!
因此,對於 2030 雙語國家政策,雖然我同意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更細緻處理,執行的預算可能也需要再增加,但是老師們還是有一些可以靠自身努力的地方,成就孩子更寬廣的眼界與未來。畢竟,批評容易;但要改變,總得有個開始吧?It’s better late than never, isn’t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