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開講,  教學知能

評量的典範移轉

文/ 高郁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助理教授

不曉得有沒有人算過,一位學生從國小、國中、高中至大學,會經歷過幾場隨堂小考、段考、模擬考,以及可能影響人生的重大考試?每一場考試,不論考試的類型,都可能讓莘莘學子經歷緊張、焦慮、寢食難安等種種不適,既然評量考試會對學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是否該思考為什麼要有考試和評量?而評量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麼?

「評量」是教學歷程中重要的環節。評量與考試不是為了用分數標籤學生,而是透過不同的評量活動,來確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不同成長,其終極目的應在於「瞭解與促進學習」。評量可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起始程度、確認教學成果、發現學生的學習困難以及修正自身教學方式;而對學生而言,評量可協助釐清學習目標、激發學習動機,以及增進對自我的了解。根據這樣的評量目的,在過去常以「如何正確測量學生學習成就」的角度來取得評量結果,再依據所得分數或是級分做學生程度上的分數與排名;而現今的評量則多以「如何運用評量來促進學習」的方式來檢視學生所學,並支持學習。

此角度上的改變,不僅反映出當前教育現場,由測驗和考試文化轉向評量文化的趨勢;更凸顯我們正處於評量典範轉移的過程,從過去重視心理計量的模式轉向於更寬廣的教育評量 (Wilson,1996)。評量典範的探討,有助於教師理解各種評量活動的背後思維,也幫助教師更加審慎地選擇評量方法,來瞭解學生所學,並改善教學方式。因此,本文著重於探討評量典範的轉移,「評量—學習」關係的重新建構,以及對英語教師的啟示。

評量典範移轉了什麼內容?

根據 Assessment Reform Group (2002) 所做的整理,大致根據評量的目的及類型分為三個面向:

一、學習成果的評量 (Assessment of Learning)

學習成果的評量,是針對學生過去一段時間的學習給予評估,通常用於評量學生的某項知識、能力和技能。其評量結果可提供教師、學校、相關教育單位及政策決策者來參考使用,也會當成是學生分班、升學或畢業門檻是否達標的依據。若使用英語教師所熟悉的英文文法來定義,學習成果的評量可謂是「學習的過去式」。此類評量通常是評估學生既有、已習得的知識能力,在測驗考試過後對於學生的學習,不太具有改變性。

根據此類評量的功能和目的,學習成果的評量常被視為總結性評量。常見的評量有:國中的會考、高中的學測、指考等。

二、促進學習的評量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促進學習的評量是藉由評量活動,希望能對學生下一個階段的學習有所幫助。而為了要瞭解學生各個方面的學習成長、進步及學習需求,教師會選用多元評量的方法或策略,來蒐集並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成長或遇到的困難;而所蒐集到的評量結果一來可提供教師做為教學設計的參考,學生也可從中得知個人學習狀況,進而對學習有更完善的未來規劃,例如:訂立目標、改變學習策略、調整學習環境等。

若用英文文法來定義,改善學習的評量可以稱為是「學習的進行式」。常見的評量範例如:課堂實作、簡報、作業、觀察、教師問答等多元評量的方式,或是課堂上的不定期隨堂測驗、定期段考等。

三、評量即學習的一部分 (Assessment as Learning)

「評量即學習」的評量是關注學生學習的當下,教師使用此種評量的目的在於透過評量活動的設計,引導學生學習,期待學生在完成評量活動的過程中能培養自省的能力 (self-regulated learning),隨時反思自己的學習狀況,並作適當調整,能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裡扮演更主動的角色,因此可視為是「學習的進行式」。

「評量即學習」的評量活動呈現方式多元,很多時候也與課堂中的教學活動結合,其設計要點在於教師先行思考「怎麼樣的任務目標能夠引導學生學習」,因為評量任務本身就是學習活動。

「學習成果的評量」常被視為總結性評量,「改善學習的評量」趨近於形成性評量,而「評量即學習」則是歷程性的評量。評量典範的轉移,已逐漸從總結性評量慢慢轉向使用形成性或歷程性的評量來瞭解學生學習的狀況。下方圖一針對此評量的三面向提供更詳細的解釋,例如:教師和學生在不同評量活動中扮演的角色、各種測驗評量對於學生的影響,以及各種評量活動設計的基本理念。

圖一:評量三面向 (來源)

如何建構評量與學習之間的關係?

釐清評量的觀點可幫助教師找到評量的意義及其重要性,有助於教師的課堂實踐。評量是一個延續學習的歷程,因此跟教師教學活動和學生日常學習緊密結合,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就可進行具體的評量規畫。例如:
一、根據教學主題與目標,我想要看到學生何種能力的展現?
二、有哪些評量方式可選擇?這些評量方式是否能結合學習活動?是否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
三、評量的內容是什麼?如何訂定評分標準?
四、考量學生的個別差異,如何使用評量設計讓每位學生展現重要能力或呈現所學?

教師對評量目的與功用的熟稔,搭配靈活的教學設計,方能在課堂中建構評量與學習的密切關係,因此,教師可謂是評量與學習間的重要橋樑。根據學者 Wilson (1996) 的分類,若從評量的角度來分析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可分為以下五種:
一、教師是學生的心靈導師,提供學生不間斷的鼓勵與支持。
二、教師是一盞明燈,診斷學生在學習中碰到的困難並提供指引。
三、教師如同會計師,負責記錄學生的學習成就。
四、教師如同記者,將學生的學習歷程與成就分享予家長、學校及相關單位。
五、教師如同執行長,看到學生的學習困難,進而透過改變教學的方式來解決。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不斷進行五種角色的轉換,一步一步搭建穩固的評量與學習橋樑,建立正向的回沖效益 (backwash effect)。

語言教師應該如何調整?

目前我們對測驗與評量的看法,已逐漸聚焦於建立「教學成果」、「課程內容」和「評量」三者間的密切關係,這個新焦點也反映在評量策略、教材選用和教學法的運用。在臺灣雙語教學的趨勢下,英語教師如何與學科教師共備、在教學上融入學科內容、知識點,並選用適當的評量工具來檢測學生的學科及英語文的學習成果,便是英語教師所需重視的課題。

本文針對如何評量學生的語言能力,給予下列建議:
一、選用學生生活中可能真實發生的語料作為測驗的題材。
二、以學生平時練習的方式來測驗學生,不刻意強調考試情境。
三、測驗過程中提供學生機會在自然、真實的情境中發揮整體的語言能力。
四、思考使用整合式的測驗來反映學生的課堂活動。
五、提供示範題目及練習機會讓學生熟悉考試題型,以學生平常練習的方式,讓學生得以展現自己的真實能力。

參考資料:

Gipps, C. V. (1994). Beyond testing: Towards a theory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Wilson, R. (1996). Assessing students in classroom and schools. Toronto, ON: Allyn and Bacon Canada.

2024AI_610
grammar
2024TOP
57STYLE
59style_610
2024book_610
listen
39_610
toeic_610
2025YLE
2025TKT
2025SP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在〈評量的典範移轉〉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