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工具,  數位教學

科技與英語教學的「交集」與「聯集」:運用 TPACK Framework 設計文法與跨領域課程

文/林加振 Rick
現任國小英語教師
教育部國中小行動學習傑出教師

TPACK Framework 是由 Punya Mishra 及 Matthew J. Koehler 於 2006 年所提出,內容關於三大類知識類型:Content Knowledge (CK)、Pedagogical Knowledge (PK) 以及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TK)。但這三者並非互不相關,而是有所「交集」、「聯集」。因此又產生了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Technol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CK) 以及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Knowledge (TPK)。了解 TPACK 後,將有助於我們在 CK、PK、TK 間取得平衡,比如:一位擅長運用科技工具的老師,可以省思自己是否過於「為了科技而科技」,而忽略了學科本質及教學原理與原則;相同的,一位英語能力極佳的老師,也能藉此省思自己所呈現的語言知識,是否結合最適當的教學方式,並考量到科技能帶給學生的最大值, 而不是純粹把英文「教好教滿」。

TPACK Framework

學科知識 Content Knowledge (CK) 指的是 What do they need to know? What am I teaching? 也就是英文、數學、自然等學科知識的部分。教學法知識 Pedagogical Knowledge (PK)指的是 How will they learn it? What do you know about best learning practices? 也就是我們曾經談過的多模態、差異化教學或混成式學習等教學法。而科技知識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TK) 指的是 When / Where does technology fit it? Is there a tool that will increase engagement and the learning process? 也就是關於資訊軟體、資訊設備、網站或 apps 的部份。但也不要忽略了最外圍的 Context ,而 Context 包含了教學環境、老師、學生。

而 R.J. Gravel, Josh Mika, and Shannon Soger 在 2014 年提出了一個 Blended Ladder 的架構,這個架構結合 SAMR Model 以及 TPACK Framework ,也就是將兩者的優點合而為一。因此以下就用 Blended Ladder 的架構,分享筆者所設計的兩則教案,並進行 SAMR 與 TPACK 的分析。

Gravel, Mike, Soger 於 2014 提出的 Blended Ladder

文法教學課程設計:Past Tense

CK
學習英語 be 動詞的過去式 was、were 以及學習一般動詞的過去式。

PK
結合 Blended Learning (混成式學習)理念、差異化教學、多模態學習、合作學習。

Context (PCK)
本教案不是透過文法分析、講述式、簡報解說等 deductive 的方式進行文法教學。而是透過故事影片、小組討論、創意造句、對話創作、圖文創作等 inductive 的文法學習方式,讓學生理解過去式文法規則。

Technology Utilization (TK, TCK, TPK)
使用工具包括 Whiteboard.fi、Seesaw、TextingStory、郭雪湖望鄉 AR 。

以下根據 Substitution 到 Redefinition 設計分為四個層次的活動,關於 SAMR Model 的介紹可以參考五月號的師德會訊。

活動一 (Substitution):Whiteboard 預測故事結局

請學生觀賞 What did you see? 故事影片,影片是由印度的英語故事平台 Book Box 所製作,但每則故事都分為 American English 或 Indian English 發音。Book Box 是一個 YouTube 頻道,也有 Android 跟 iOS 版本的免費應用程式。故事中的小女孩 Meera 去動物園參觀,但卻沒有看到猴子、獅子、大象等動物。故事並運用了 Did you see / Did you hear 的過去式英語句型。在播放結局之前,老師可先按下暫停,並請學生小組討論 Meera 沒有看到動物的真正原因,並將答案寫在小白板上,最後請各組將答案翻拍下來,上傳到 Whiteboard.fi。

活動二 (Augmentation):創意圖文造句 When I was a little boy / girl

請學生攜帶一張小時候的照片, 並運用 Seesaw 平台進行圖文造句加錄音。造句句型:When I was a little boy / girl…。

活動三 (Modification):Fake Texts 創意虛擬對話故事

TextingStory 是一個 Android 跟 iOS 系統皆可免費下載的應用程式。只要輸入文字,即可轉換成虛擬手機對話訊息的動畫影片。老師可以先發下學習單,請學生分組討論,並先在紙本上進行趣味對話故事創作,故事內容要結合過去式的文法句型。老師批閱後,再請學生運用載具輸入文字並完成動畫影片。老師可播放每一組的動畫影片並讓全班票選。

活動四 (Redefinition):大稻埕 AR 對話創作

本活動運用了「郭雪湖望鄉 AR」這個 Android 跟 iOS 皆可免費下載的應用程式,讓學生回到九十年前的大稻埕。下載 app 後選擇「AR 拍照」,即可讓學生跟大稻埕時期的姑娘、賣鳳梨的大叔、三輪車伕或大船合照,最後再運用 Seesaw 進行圖文創作與錄音。AR 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 讓以前不可能達到的教學活動成為可能,進而達成 SAMR Model 中的 Redefinition 階段。

跨領域課程設計:Seasons

CK

  1. 認識四季主題相關的英文單字與句型。
  2. 認識四季由來的科學知識。
  3. 認識四季協奏曲。

PK
結合 CLIL 教學法、混成式學習、差異化教學、多模態學習、合作學習。

Context (PCK)
以往進行 Seasons 主題教學仍以英語聽、說、讀、寫的機械式練習為主。此次課程結合 CLIL 教學法的理念,融入科學知識、音樂欣賞、藝術創作及氣象主播天氣預報影片製作(結合科技與表演藝術),是跨領域又結合素養學習的課程設計。

Technology Utilization (TK, TCK, TPK)
使用工具包括 Seesaw、Flipgrid 。

活動一 (Substitution):四季的科學知識

請學生先觀賞 Why seasons change for kids and how seasons happen 影片,內容:因為太陽照射及地球的公轉與自轉,而形成四個不同的季節。完成後請學生登入 Seesaw ,並完成數位學習單。

活動二 (Augmentation):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請學生登入 Seesaw ,並聆聽四段不同的音樂,並根據四段音樂預測分別代表哪一個季節,並運用畫筆畫出所聯想到的風景。完成後再加上錄音: My favorite season is _________. 老師最後再公布答案,並介紹「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的相關知識。

活動三 (Modification):創意梗圖 (Meme) 創作

請學生先運用載具閱讀關於 Seasons 的網路梗圖,老師提供二十個經典又有趣的網路梗圖,並可透過這些梗圖來學習英文。閱讀後,請學生登入 Seesaw ,並以 Seasons 為題創作一個 Meme 並加上錄音。

活動四 (Redefinition):小小氣象主播

最後,請學生分組運用 Flipgrid 或其他影片軟體完成「小小氣象主播」的氣象預報影片。老師可先準備氣象報告的相關影片及氣象報導的相關短文,請學生們運用載具閱讀之後,再分工合作完成影片製作。

TPACK is truly meaningful, deeply skilled teaching with or without technology. 這是 Mark Anderson 說過的一句話。認識 TPACK Framework 也並不代表所有的課程都需要大量使用科技。而是能幫助我們做出更適合、更精準的課程選擇。幫助我們用科技,與英語教學碰撞出完美的「交集」與「聯集」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影片一
影片二
影片三
2024AI_610
grammar
2024TOP
57STYLE
59style_610
2024book_610
listen
39_610
toeic_610
2025YLE
2025TKT
2025SP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在〈科技與英語教學的「交集」與「聯集」:運用 TPACK Framework 設計文法與跨領域課程〉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