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時事觀察員養成計畫─首部曲:定義、定位與準備
文/呂世柔
補教機構負責人
資深師訓講師
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如何讓學生感受到「學有所用」,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學習素材的真實性,最好是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千萬不可與現實脫節,才能幫助學生將語言學習跟自身經驗產生連結。接下來我將和大家分享,自己在課堂中使用時事素材以增進國小高年級生學習動機和聽說讀能力的歷程與心得。
定義
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時事」是指最近發生的國內外事件。選用時事這種生活化素材當作上課教材,屬於使用真實語料 (authentic materials) 教學的一部分。真實語料指的是非專為學習者設計,而是母語者日常生活實際接觸到的文本,例如報紙、雜誌、網路影片、Podcast、歌曲、社群媒體貼文、餐廳菜單或廣告傳單等。使用真實語料的目的,是讓學生更貼近語言自然呈現和真實情境中的溝通方式。透過真實語料,學生可以看到課本中的單字、文法和句型在實際生活中、不同語境下的樣貌,進一步增強他們的理解力。此外,這類文本通常比課本中的教學範疇更多樣且貼近生活。我們在課程中選用適當的真實語料,不但可提高學習動機,更可以培養學習策略。
本系列聚焦於時事英文在英語課堂中的應用。其核心是以報紙、雜誌、海報和影音等內容來促進語言學習,內容可以涵蓋社區、運動、娛樂、文化、科技和環保等各類議題,讓學生在增進語言能力的同時,也能夠接觸在地、台灣、甚至於國際的最新動態。透過閱讀時事,學生不僅能應用所學的語言技巧,還能接觸多元的觀點和資訊、了解不同文化,進而培養同理心和批判性思考。
定位
2012 年是我第一次在課堂中加入生活化英文素材教學,至今仍和學生們一起透過英文認識這個世界。當初想在課程中加入新聞的主要原因是:
- 有些學生會讀書、會考試,卻對生活週遭發生的時事一無所知。
在每次上課進入主題之前,我會先請學生彼此分享當週生活中的「趣事」,但我發現他們分享的內容 90% 是考試和分數,另外 10% 可能是不喜歡某科老師等侷限於學校生活的事情。好像除了這些,他們沒別的事情可分享。 - 有些學生背單字、記文法,卻無法處理長篇文章的閱讀理解題。
除了閱讀策略和閱讀技巧必須得訓練加強之外,我發現「先備知識」的不足,也是一個讓理解力卡關的因素。現在學生的英文能力越來越好,有些學生小小年紀就已經在學 CEFR B1 程度以上的單字、文法或句型,但他們的生活經驗卻趕不上其英文能力。而有些學生可能每個字都懂,卻無法串連整篇文章的主旨或意境。老師們在備課時,一定會有 lead-in 的步驟,但有些知識、經驗或生活技能比較需要時間內化(再加上現在有習慣看報紙的學生也不多了!)
因此,我決定在不影響課程進度的前提之下,化整為零、積少成多,於課程中加入一些生活化閱讀的元素。由於我是跟外師共同授課,一般只有 90 分鐘的上課時間,所以時事素材的教學理想目標是 15-20 分鐘。一開始在養成階段,時間可能會稍微久一些(約 30 分鐘)。在驗收的部分,我希望能和主課程的考試做出區隔,所以會以口語為主,目標是希望學生們能活用時事文本裡的知識和詞彙。
準備
任何領域的學習,老師都應該先備好鷹架,讓學生有所準備,時事英文的教學尤其是。我在 2012 年第一個帶入英文新聞教學的班級大多為國二到高一的學生,大部分已經通過 CEFR B1 程度的英檢,所以當初教學時,沒有太大的認知能力上的挑戰。但近幾年英文學習氛圍和需求漸漸改變,我也開始在國小高年級的班級中帶入新聞教學。因為是用真實語料,更需要注意適切性,是否要調整難易度或文本長度。這個部分之後會再詳細說明。在此先以課前準備為主,分為兩個方向:學生的準備和老師的準備。
首先是學生的準備:我們何時知道哪些班級可以加入新聞教學呢?客觀來說,學生的英文能力在 CEFR A2 或 Pre-B1 時,老師就可以開始著手準備;主觀來說,要靠老師們的課堂觀察,觀察 (1) 學生是否已培養出主動(或願意配合)上課發言和表達自己的想法;(2) 學生是否在上課應答或交談中開始有自覺地修正文法,例如:調整自己的動詞使用,在描述上週發生的事情時,已意識到要用過去式。
使用時事類的生活化素材,雖然跳脫了教科書,但教學者的目的還是希望能加深、加廣學習者的語言經驗,使其覺得所學內容更貼近自身生活和所處的世界 (to be more personalized),進而更有溝通和表達的動機。因為需要「表達」,所以建議從學生具有基礎英文能力 (A2) 之後再開始。「時事」在這裡是一個媒介,其內容用來引導學生溝通,學生若有自我修正 (self-correction) 的能力,代表他們已經開始有意識地組織自己的語言表達,也是一個可以開始的時機。
其次是老師的準備。就像學生開始有意識地組織自己的語言表達,在課堂中定期且長期地使用時事素材,跳脫出版社編撰好的教材,對老師們而言,是自由、也是挑戰,這代表我們也要開始有意識地了解自己的教學方向:我們要帶學生往哪個方向航行?這趟旅程的中心或終點在哪裡?與其說是老師的準備,更像是老師們再次對自己教學的了解。此篇我們先簡述三個方向。
- 了解學生的需求:相信老師們都知道自己每個班級的目標,這邊只是溫馨提醒!時事文本中的文法和句型,相較而言沒有太多的變化,但單字方面,我們需先篩選,找到比較適合該班級學生的文章。一篇新聞在不同新聞媒體上會產生不同的視角,用字也有難易度差異。很多新聞網站都有專屬給小學生 (kids) 或中學生 (teens) 的版本,老師們可以依照每個班級的需求、短期目標內應該累積的單字為主,來選擇合適的材料。
2. 了解可利用的資源,且教學者自身需養成廣泛閱讀的習慣:我以前不太會主動看報紙,所以我所得到的資訊可能來自於電視台的新聞播報或社群媒體的推播,是屬於比較消極的資訊接收。為了想要將時事納入教學,我開始每週主動上網閱讀和篩選適合的文本,這才發現國外有很多議題,在台灣的主流媒體上不一定看得到,所以身為老師的我們要先多接觸時事,並尋找優質的資源。此外,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閱讀的主題,所以我們可以先從自己喜歡或擅長的主題開始,但請避免政治方面的主題,且要注意讓學生廣泛接觸不同的主題。
3. 練習設計問題,尤其是開放型的問句 (open questions):一篇好的時事內容,如果只是讀完大家說說感想,實在有點可惜。設計一些題目讓學生自己反思、小組討論或資訊交換,不但能練習口說,也可以作為未來的寫作材料(但請不要一開始就這樣做,學生會覺得太有挑戰性而退縮),我的習慣是每一篇文章會準備三至五題的開放型問題備用,依照學生對該篇時事素材的投入度適當使用。有時候會有意外的驚喜,學生能從彼此的回饋中得到更多的想法,我也從中學習到年輕人的思維,繼而幫助我發想更適合討論的題目。
結語
從 2012 年開始踏出了第一步,慢慢摸索、慢慢調整,我很喜歡和學生們分享時事,明確地說應該是我很喜歡和學生們分享這個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大部分的學生也會願意針對該時事主題,上台表達他們的想法、彼此交流,讓溝通產生意義。看到學生們都有長足的進步,我的同事們也都開始在他們的課堂上加入時事素材教學。在下次二部曲中,我將會介紹可以運用哪些教學資源,並分享建立口說信任的課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