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具桌遊,  繪本教學,  遊戲活動

三好教具,開啟你的教學新頁

文/葉怡美
苗栗縣蟠桃國小英語教師

在暑假期間,老師們除了放鬆身心靈,享受難得的悠閒自在,是否也有一些老師們像筆者一樣,不時會思考新學年的教學準備呢?學期末收到師德寄來的三項教具:《薯條抽抽樂》、《Talk to Me 1~3 卡牌 + 桌遊板》以及《萬聖節遊戲海報 -Smell My Feet》,正好期末考結束之後還有 3 節英文課,筆者不想讓學生一直看影片,就仔細研究了一下玩法,馬上帶到課堂上實作,沒想到效果出奇的好!以下筆者就來分別介紹這三項新入荷的教具玩法,提供給老師們做為新學年的課堂活動參考。

薯條抽抽樂

這是一個多人互動的桌遊,有點類似《鱷魚牙齒》與《海盜戳戳樂》,玩法簡單、也不耗時間,適合聚會破冰、團康尾牙等活動,也非常適合老師將它轉化為提升教學效果的課堂活動。

紅色的容器裡有兩根薯條是機關,將所有薯條放入後、搖一搖,然後大家輪流抽取薯條,每個人一次只能抽出一根薯條,當其中有人一抽, 裡面所有的薯條全部跳出來時就輸了!筆者覺得這個教具可以用來搭配各種課堂活動,無論是獎勵或懲罰都很適合—學生答對了,老師可以獎勵抽一根薯條;若不小心答錯了,也可以懲罰抽一根薯條,因為抽中那兩條特定薯條的機率難以推測,大大增加了遊戲的刺激性!

大多數學生都愛吃薯條,所以當他們看到外觀幾可亂真的《薯條抽抽樂》時,普遍十分興奮,每位學生都躍躍欲試,不像筆者前面所提到的『鱷魚牙齒』那樣,總會有幾位膽小的學生(尤其是女生)嚇得避之唯恐不及!每次在抽薯條時,全班學生都會目不轉睛地盯著看,專注力超高!而在抽完薯條的結果產生後,或是驚喜尖叫、或是鬆了一口氣,課堂氣氛都十分歡樂。

Talk to Me 1~3 卡牌 + 桌遊板

Talk to Me 1~3口說練習卡》是一套專為口說練習設計的卡牌,雖說原本的構想是為了要搭配《Talk to Me》系列教材,但筆者發現其實這三組卡牌上所附的問句,主題囊括了日常生活的 21 各種情境,有趣且實用,非常具有素養教學的特色。建議老師們先將卡牌上的問題逐一看過,挑選教過的主題句型,在課堂上以兩人、小組或全班活動的方式來進行口說練習,這樣就不需要擔心卡牌上的問題是否會超出學生目前的程度。

卡牌右下角有數字 1-3,表示題目的難易度,1 最簡單、3 最難,也作為計分使用。《Talk to Me 口說練習卡》如果再搭配桌遊板,可以變化出更多玩法,透過互動式的對話練習與桌遊板上的有趣指令,讓孩子在沉浸式的遊戲裡,提升其口說的信心與樂趣。

建議玩法

  1. 先將《Talk to Me 口說練習卡》洗勻,放置在桌遊板中央。
  2. 依人數分組,以不同顏色的走步棋代表各組。
  3. 學生先擲骰子,並依數字前進至指定的格子內,空白格就抽一張卡牌,功能格則依照其指令進行任務或抽牌。
  4. 正確回答問題或說出句子即完成任務,得到卡牌上的分數。
  5. 走到轉指針的格子時,依疑問詞從「問題提示」挑選一題來回答或造相關問句,並得到兩分。
  6. 得分最多的組別即獲勝。

萬聖節遊戲海報-Smell My Feet

在介紹這一款教具之前,筆者想先跟老師們說一說關於萬聖節節慶教學的幾個想法。深受西方節慶的文化影響,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筆者發現近年來台灣越來越重視萬聖節的相關活動,萬聖節節慶教學也成為國小英語課堂上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元素。

相較於大多數的英文教材上都會提到『萬聖節的由來』與『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蛋』這兩個典故,筆者更喜歡告訴學生『傑克南瓜燈 Jack-O’-Lantern』的故事以及『咬蘋果 Apple Bobbing』遊戲的由來。

(1) 傑克南瓜燈 Jack-O’-Lantern

很久以前,有一個小氣又愛招搖撞騙的 Jack。在萬聖節的夜晚,撒旦要來取走他的靈魂,但他卻耍小聰明騙過了撒旦,與撒旦立下約定不再來取他的靈魂。在他去世後,天堂和地獄都不肯收留他,惡魔出於憐憫給了他一團地獄的火,無處可歸的他只好把蕪菁挖空,並放入鬼火來替代燈籠,提著這個燈籠不斷徘徊在現世與彼世之間。而現今 Jack 手裡拿著的南瓜燈籠就變成了亡魂的代表,被稱為「Jack-O’-Lantern」,人們會將它作為除魔道具擺放在家門口。

(2) 咬蘋果 Apple Bobbing

咬蘋果也是萬聖節常見的遊戲之一,規則就是把蘋果放到盛滿水的水盆或水缸,再用牙齒將浮在水面的蘋果咬出就算勝利。這個遊戲起源於古羅馬的波摩娜節。在神話故事中,波摩娜是掌管森林和果樹收成的女神。由未婚女性來進行這場遊戲,第一個咬到蘋果的人被認為會第一個結 婚。咬到蘋果的女孩也會將蘋果放在枕頭下面,據說這樣做就可以夢到她們的情人。

(3) 萬聖節繪本

教中低年級時,筆者會從 YouTube 上找幾首可愛有趣的 Halloween songs,帶孩子們唱唱跳跳。若是教高年級時,筆者就會嘗試將繪本教學、 解謎、闖關或桌遊等不同性質的活動,融入萬聖節節慶教學當中。以下是兩本筆者本身很喜歡、也認為值得推薦給老師們的繪本:

A. The Little Old Lady Who Was Not Afraid of Anything by Linda Williams

故事大意:在一個颳風的秋夜,天不怕地不怕的老婦人在森林裡採集植物的歸途中,聽到 “CLOMP CLMOP” 的聲音,她鼓起勇氣說:「我不怕你!讓開!別擋路!」,但怪聲依然在途中陸續出現。什麼都不怕的老婦人生平第一次感到 害怕!到底發生什麼可怕的事呢?

B.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Spooky by Jory John and Pete Oswald

故事大意:萬聖節要到了,這是壞種子最喜歡的節日,他決定要好好打扮一番。可是,他找不到適合的萬聖節服裝,怎麼辦?壞種子完全無法接受別人打扮得比他更棒,但他能及時找到他要的衣服嗎?或是壞種子該回到他人性本「壞」的老路,乾脆來一場大破壞,讓所有人都沒辦法玩「不給糖就搗蛋」的遊戲?

以上的教學內容,筆者就會搭配學生非常喜歡玩的桌遊《萬聖節遊戲海報-Smell My Feet》。延續著遊戲海報「Trick or Treat」 的故事情節,進到鬼屋後,大家在熱鬧的 Halloween Party 上玩《Smell My Feet》遊戲,究竟是誰的腳呢?猜中就可以得到糖果!

建議玩法:

  1. 在海報大腳上用白板筆寫下想要複習的內容。
  2. 人物旁邊寫下可得到的糖果數量 (+1~+5)。
  3. 狼人寫上代表糖果被吃掉的負分 (e.g. -5)。
  4. 全班分成2組,輪流擲骰子依點數前進。
  5. 回答問題或造句,答對後可猜是哪一個人物的腳,猜中的話可得到相應數量的糖果。
  6. 模仿人物的動作或聲音,糖果數量可加倍。
  7. 先得到設定糖果數 (e.g. 40 顆 ) 的小組獲勝。

Smell My Feet》的遊戲玩法當然不只一種,其他兩種玩法都寫在海報附贈的教案上,筆者就先賣個關子,讓老師們自行去發掘了!筆者覺得遊戲規則並不複雜,簡明易懂,而且操作簡單, 海報表面上膜處理,可用白板筆直接書寫,以衛生紙擦拭即可,既實用又環保!

活動結束之後,學生覺得《Smell My Feet》很好玩,不但可以讓他們自己動手把萬聖節的相關單字寫在海報上,而且還給予他們較多的自主權—可以小組討論決定海報上每一個人物能得到的糖果數量,難怪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聽到下課鐘響時,全班都是一臉時間怎麼過得那麼快的遺憾表情。能夠讓學生同時練習到聽說讀寫四個面向的遊戲並不多,《Smell My Feet》絕對值得推薦。

teacher
teacher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