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教育,  繪本教學

環遊世界上學去 This Is the Way We Go to School

文/吳敏蘭
美國哈佛大學雙語教育碩士
台北凱斯教育機構教務長

小時候隨著爸爸居住在不同的國家,上學的方式除了爸爸開車的溫馨接送情,就是運用當地的交通工具;因為各地的風俗民情與地形氣候不同,常常有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上學經驗」。例如小學在韓國冬天大雪紛飛的日子裡,就曾經因為爸爸的車沒有雪鏈而卡在路上,最後我們只好下車推車,年幼時反而覺得新鮮有趣。而初中放學時,曾遇到韓國學生示威暴動,在警察噴灑催淚彈的同時,公車上的我們也嗆到猛流眼淚。回到台灣的國中上學生活中,我的公車記憶都是一邊擠在悶熱的人群中,一邊想著當天學校要考幾張考卷?在瑞典念高中時,我最深刻的印象停留在又冷又暗的斯德哥爾摩冬天。每次全身包得像狗熊出門,像走進山洞一般地走進地鐵站去上學時,總是對又深又長的地鐵電扶梯感到「永無止盡」,反映著漫長冬天時的心情。而在美國念研究所時,我每天都沿著查理士河開心的騎腳踏車上學,然後回家時再痛苦的背著腳踏車爬樓梯上三樓,只因為樓下禁停腳踏車。以上這些,都是我難忘的「上學經驗」。其實每個孩子上學的經驗,都會和在路途上看到的、聞到的、遇到的人事物產生連結,這也是為什麼當我看到這本書This Is the Way We Go to School 時,特別有感覺的原因。

記得我第一次分享 This Is the Way We Go to School 這本繪本,是在小學教孩子 “I go to school by _______.” 的句型時。當孩子們練習著課本上的例句: “I go to school by bus.” “I go to school by car.” “I go to school by MRT.” 的同時,透過繪本,他們就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小孩怎麼去上學。相較於台灣,夏威夷的孩子走在鳥語花香的路上去上學 (walk to school),陽光加州的孩子則穿著溜冰鞋 (roller skates) 去上學。在肯亞,孩子們是坐火車 (train) 去上學,但是在紐約的孩子則坐渡輪 (ferry) 去上學。在很寒冷的挪威,有的孩子必須滑雪 (ski) 上學。在中國,許多孩子是騎腳踏車 (bicycle) 去上學。至於在地廣人稀的澳洲,則有一群孩子因為路途遙遠,只能透過聽收音機做遠距學習 (go to school by radio)。而在美國賓州的 Amish people 則是過著純樸自然的生活,坐馬車 (horse-and-buggy ride) 去上學。這些不同的上學方式,著實讓孩子們感到新奇、感到驚訝,甚至是羨慕不已呢!而且因為貫穿整本書的英文句型是 “_______ and go to school by _______.”,老師在和孩子們討論 “How do we go to school in Taiwan?” “We go to school by _______.” 的同時,也可以將書中孩子們所用的各式交通工具的英文名稱,如 bicycle, cable cars, train, vaporetto, copter, skidoo 等等,一併介紹給孩子認識。

書中提到的國家和城市非常多,作者也是直到最後一頁,才整理出故事中所提到的孩子是居住在哪些國家及城市。而因為小小孩不容易理解「國家」和「城市」的概念,所以其實我在第一次為年幼孩子帶讀時,不會強調「國家」和「城市」,而是強調交通工具。共讀這本書的目的,是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有很多和他們有「不一樣生活模式」的人。若是針對較大的孩子,則可以多花些時間和孩子由最後兩頁的閱讀作延伸,投影出世界地圖,根據書中所有孩子的居住地,繞地球走一圈,擴展身在台灣的孩子們的世界版圖。我的孩子年紀還小時時,家裡就為他們準備了一張世界地圖,親子共讀完這本書後,我會蒐集書中所提到的交通工具圖片,不論是從雜誌或 DM 上剪下來,或是從電腦印出都可以。剛好故事的最後一頁,作者羅列了所有提到的人名、交通工具和國家/城市,於是我會先帶孩子找到這些國家,然後引導孩子將交通工具放到正確的國家或城市位置上。至於小學生,除了在世界地圖上標出這些國家,寫上他們所適用的交通工具,孩子們還可以順便認識世界各大洲,延伸練習 “Taiwan is in Asia.” “I would like to go to Europe.” 等不同的句型。

其實,在引導孩子閱讀時,就可以知道孩子對這個世界有多少了解。因為國家與城市的標準答案在最後一頁才會出來,所以老師一邊在讀,孩子們就會一邊七嘴八舌地討論著書中不同的上學方式,循著「蛛絲馬跡」找尋線索 (clues),嘗試猜出書中孩子居住的國家與城市。例如看到山中的纜車 (cable car) 時,許多孩子立即猜測是歐洲有山的國家,推想可能是瑞典或瑞士?而看到雙層巴士 (double deck bus) 的時候,有的孩子則馬上喊出「英國」!但是其實故事中的孩子,是住在曾是英屬殖民地的印度,於是討論隨即延伸至在哪些國家看得到雙層巴士?哪些國家駕駛座是在右邊?很多時候,孩子們都在打破「刻板印象」,譬如在看到地下鐵的漂亮水晶燈時,很多孩子就猜是法國,但是再仔細看看巡邏軍官的制服,才發現原來是在俄羅斯!

這本書除了帶孩子認識各種交通工具,還能啟蒙孩子的「世界觀」,是我在進行跨文化教學時,很喜歡使用的繪本。作者介紹了世界各國 20 多個族裔,每個族裔孩子的名字唸起來都有不同的特色,是帶讀時的重點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插畫中的人物膚色、五官輪廓或是服裝,都能呈現出各族裔的特色;而他們的生活環境與建築景致,也是各有不同。另外,作者選用的人名也非常具有民族特色,例如住在南京的孩子 Mei and Ling 都取中國偏好的單名,美國的孩子 Jake and Jane, Liz and Larry 則是典型的美國名字,埃及孩子 Ahmed 有典型的回教徒名,而肯亞孩子 Akinyi、印度孩子 Ram、墨西哥孩子 Carlos、瑞士孩子 Sepp and Heidi、俄羅斯人 Igor and Ilyana,他們的名字個個都很具當地的代表性。在閱讀時,讓孩子聽到名字、看到插畫,就能引導孩子知道,這個世界上其實有很多和他「不一樣」的人,每天都在和他做「一樣」的事―就是去上學!

我曾跟著偏鄉閱讀深耕志工隊走進泰雅部落中,與孩子們分享這本繪本,當我問他們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every day?” 有別於台北的孩子們的各式回答,全校的孩子都齊聲回答 “I walk to school!”,讓我好生羨慕的說:「哇,你們和書中的夏威夷孩子一樣幸福!」在故事活動結束後,有個五年級的男孩跑來對我說:「我以後要當一個背包客,我要到歐洲!」這,就是繪本的力量。當孩子細細品味繪本中的插圖,認識世界文化 (world cultures),慢慢就會知道,這個世界很大,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不同的交通工具,不同的生活方式。而有一天,可以有機會踏出自己的部落,走出自己的城市,飛出自己的國家,進而去探索認識這個世界!

註記:本書作者 Edith Baer 與繪者 Steve Bjorkman 另外合作了繪本 This Is the Way We Eat Our Lunch,可以讓孩子認識更多的國家,並了解各種特色飲食與習俗喔!

封面圖片來源:https://www.freepik.com/

39birthday
phonicsboard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在〈環遊世界上學去 This Is the Way We Go to School〉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