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美語,  教學實務

雙語育兒,從牙牙學語開始

文/黃美琳
資深兒美教師
ABC GO!》作者
Catherine’s Open House 英語教學部落客

過去幾年,全世界面臨 Covid-19 疫情襲捲、烏俄戰爭、經濟通膨等帶來的影響,每個人都深切感受到所謂「全球化、國際化」的浪潮。地球上發生的事,身為世界公民的你我,都無法置身事外,我們的下一代更是如此!為厚植國人英語力,進而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台灣以「2030 雙語國家」為目標,推動許多雙語政策。以下為幾個實施重點:

  1. 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而非以考試為目的。
  2. 提升國人英語力,而非僅有硬體環境的建置。
  3. 帶動全民學習英語的風氣,而非僅針對學生。

在這樣的基礎下,關心孩子教育的家長們、在第一線從事英語教學的教師們,一方面心急、一方面焦慮,當然也有更多的期盼。我們當然都希望下一代會更好!只是該如何準備?從何著手?筆者在這篇文章中,先從幼兒啟蒙的牙牙學語階段開始談起。

幼兒的五感學習

五感(視、聽、嗅、味、觸)指的是五種感官認知,與幼兒的成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五感發展越協調、靈活與成熟,越能幫助幼兒的發育進程,例如:情緒穩定、學習新事物、肢體協調性、人際互動等,都以五感為基礎。其中與英語學習最直接相關的是:

1. 聽覺:發展最早,當媽媽懷孕 16 週時,胎兒內耳的聽小骨和聽覺神經就已發展完成,使寶寶可以聽見聲音,並對聲音有反應。

2. 視覺:對 0~1 歲的寶寶而言,視覺發展是最快的。對光線明暗對比的敏感度、注視能力、追視能力和深度知覺,會隨著寶寶不同月齡逐漸發展。

家長可以藉由對五感的觀察和刺激,讓幼兒多聽聽、聞聞、嚐嚐、摸摸、動動,不僅感官認知會發展得更好,接下來的學習也會更順利。

雙語育兒行不行?

很多家長都有相同的疑問:「同時學中文和英文,會不會英文學不好,中文也不行?」然而根據研究顯示,若給予寶寶充分的兩套語言刺激,寶寶是可以同時學習兩種語言的。同時學習兩種語言,就需要學習兩套語音系統、兩套字義、兩套文法,但寶寶是可以駕馭的!即使年紀還小,他們也能分辨得出兩種語言的差異,這就是人腦奇妙的地方。而想要嘗試「雙語育兒」的家長,可以試試看以下幾種方法:

1. 創造隨時能聽到英文的環境

對於語言的習得,孩子需要內建一個資料庫,先有大量輸入,才能有效輸出。由於在台灣,父母的母語絕大多數是中文,想要給予孩子英文環境,就需要費點心思打造了。在寶寶還小時,可以隨時播放英文歌謠,把握孩子對音樂、節奏喜愛的天性,自然帶入英文音韻,歌謠中簡易的歌詞,也能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寶寶視覺發展開始之後,便可以開始進行英文繪本的親子共讀。藉由圖畫輔助,爸爸媽媽以緩慢的速度將故事慢慢讀給孩子聽,再漸漸增加互動,如此能讓孩子有安全感,進而培養聽英文的小耳朵。

2. 真人互動,大量聽說

就算科技再進步,也別忘了父母才是孩子最初的老師,而且是最好的老師。語言存在的目的就是與人溝通,真人互動才能真實學會。用 3C 育兒雖然輕鬆,卻容易造成 3C 成癮,並使思考僵化、習慣大量影音刺激,反而後患無窮。從孩子學說話的階段開始,爸爸媽媽可以多和孩子一起唱歌謠、一起讀繪本,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簡易英文對話,這些都不困難,效果卻很顯著喔!

3. 避免中英夾雜使用

想要成功達到雙語育兒的目標,訣竅就是「讓孩子有效率地建立兩個語言的資料庫」。筆者本身也有這樣的經驗,從孩子出生開始,就讓他習慣中英雙語的生活環境,但要避免混雜使用。一種語言,就是一套邏輯,寶寶的大腦中會自行進行分析。混雜使用會造成混亂,會讓孩子混淆,需要花更多時間才能分辨,例如:「你要不要喝點 juice? 還是 water?」爸爸媽媽應該避免這樣的口語表達,而是改成全英文:Do you want some juice or water?,再配合手上的動作,相信即使是年紀小的孩子也能理解並作出回應。

4. 藉由真實物品、五感體驗,鼓勵說出完整的句子

幼兒階段都是從對周遭環境的認知開始學習語言的,舉凡 colors、shapes、numbers、animals、food 等,都是幼兒最重要也是最初的學習範疇。家長與老師可以藉由生活中大量的物品來帶入英文,達到真實的溝通。例如:This is broccoli. It’s green. Do you like broccoli?, 如果幼兒點頭或回答 Yes,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引導孩子說出:”Yes, I like it.”,不再只是回答 Yes 或 No,而是說出完整的句子。

前面提到幼兒是藉由「五感」來學習,我們便可以讓他們多操作、實作、參與,並在各式各樣的活動中自然習得,例如:讓孩子摸摸黏土,可以問孩子:How do you feel about it? What color is it?;孩子要喝湯之前可以討論:How does it smell? Is it too hot?;當窗外開始變天下雨時,可以分享:What did you hear? Did you hear the rain or the thunder? The sky isn’t blue now. What color is it?。

5. 有耐心、不著急,加上陪伴共學

大腦的學習是循序漸進的,幼兒學習語言是先「聽說」、後「讀寫」。一項一項的進程,每個孩子的時間都不一樣,不需要做比較。學習語言是一條漫漫長路,當作終身學習也很不錯,正好呼應了 2030 雙語國家政策的目標,就是要帶動全體民眾一起提升英語力。因此,爸爸媽媽在陪伴孩子學英文的過程,自己也可以不斷成長;老師教導幼兒英語的過程,也是不斷進修的機會,除了精進教學技巧,自己的英文表達能力也能更上層樓。

牙牙學語,也可以說英文

就像學習母語時,有些孩子不到一歲就會開口說話,有些則比較晚。若排除語言發展遲緩的因素,其實每個孩子開口的時間有些差異是不要緊的。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規律使用英文,一定也會期待孩子能開口說英文。在引導幼兒開口說英文時,父母和老師可以把握這些原則:

1. 多聽英文

想要孩子「多聽」,大人當然要先「多說」!為人父母、師長者,可以先培養說英文的習慣。不要想得太難,從簡單的對話開始,不必使用很難的文法,但要盡量語法正確。與孩子一起聽英文歌,請選擇題材適合的、令人愉快的,可以一起手舞足蹈更好。與孩子一起欣賞電影或卡通,多選擇英語發音的,內容也要健康、正面的。網路上的英語學習資源非常多,慎選後再與孩子一起聽、看、學!

2. 規律接觸

語言就是習慣成自然,每天接觸當然不難。現今因為台灣仍是中文環境為主,英文環境就需要後天建置。如果孩子接觸的仍是中文居多,不妨安排規律的 English Time,每天有一段使用英文的時間,可以親子共讀繪本、一起玩英文桌遊、操作英文教具、欣賞英文影片,這些都是很棒的互動。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可以安排出門參加英文故事活動、去書店或圖書館一起看英文書籍,甚至可以出國旅遊,體驗真實使用英文的環境,相信能讓大人小孩都更愛英文!

3. 正面鼓勵

當孩子有開口說的動機,即使模仿的聲音不準確,也很值得鼓勵!您的微笑、回應、手勢,都對幼兒具有莫大的意義。在學習發音階段,發音無法一次到位是很正常的。家長與老師都可以再給孩子多一點時間、多一些嘗試,並以正面的、溫暖的話語鼓勵他們。您可以這樣說:

Good job!
That’s my boy / girl!
Wow! You made it!
I’m glad to hear that.
Way to go!

學習英文就是學習與人溝通,能夠對這個世界有更多的理解。過程或許漫長,但也可以很有趣。英文不只是一個學科,更是一項打開世界之門的工具。期待我們的下一代可以自然而然學會英文,更多元、更自在地使用英文。2030 雙語國家政策是一個方向,而我們一直都在學習的路上!

延伸閱讀:師德線上講堂 – ABC 百變教學

2024karen
talktome_610
39birthday
57STYLE
59style_610
phonicsboard
phonics
27KITE
27KITEBOOK
TKT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在〈雙語育兒,從牙牙學語開始〉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