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開講,  教學實務,  教學知能

更新英語教學信念,改變自己教學實踐—議題融入培養學生批判思考

文/簡靜雯
國立清華大學英語教學系副教授

在過去幾年,我有機會到國小進行地方輔導、協助學校課程規劃、訪視或觀課,英文老師對於議題融入英語課,面臨幾項挑戰:第一,有些英文老師本身兼任行政工作或導師,有許多需要執行和宣導的行政業務,不知道從何著手將宣導業務、相關議題和英文結合,成為創意多元的課程。第二,教科書要教的內容很多,英文老師可能也沒有太多教學時數可以融入這些議題。第三,有些英文老師甚至擔心自己本身對於某些議題知識不足,或是覺得學生的英文能力有限,難以進行議題融入活動。教育部(民 107)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語文領域—英語文》點出議題融入教學的課程發展原則為「在課程規劃時,可以利用選文主題或學習活動內容,適時在平面或資訊媒材融入各項議題」(頁 24)。除此之外英文老師也可以藉著議題融入英語教學中,訓練學生思辨能力。

教師能動性 (teacher agency) 在課程改革推動過程中極其重要,教師必須清楚了解課程設計和教育目的 (Nguyen & Bui, 2016; Yuan & Lee, 2014)。在議題融入英文課程中,英文老師啟動其教師能動性,根據議題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考量學生英語能力和認知發展,進行課程發展、實踐和評量 (Paris, 1983)。以下就議題融入英語教學,提出四項教學活動設計的策略:

教學活動設計策略一:議題融入各單元

配合教科書的單元主題,英文老師也可以適時地融入議題。2020 年上半年新冠肺炎 (COVID-19) 熱門議題,可以融入症狀和疾病單元或進行健康領域跨域教學。

以家庭稱謂單元為例,很多英文老師透過 Anthony Brown 的繪本 Piggybook(朱家人)來進行介紹,朱家人在家庭中分工不平均,很適合帶學生討論家庭教育的議題。

以職業單元為例,英文老師可以選擇相關的繪本以及最新流行的職業開箱文,甚至配合導師志工晨光時間,可以邀請不同職業的家長來自我介紹,就可以把生涯規畫教育融入課程內,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職業的特質、興趣與工作環境。

教學活動設計策略二:各處室業務和議題融入

學校的各處室會有相關業務和例行業務,例如學務處有防災演練、交通安全宣導、用藥宣傳、視力檢查、健康檢查、牙齒檢查、性平教育宣導、特教宣導等等。以交通安全宣導為例,英文老師可以協助學務處用歌謠或韻文進行宣導,例如「認識紅綠燈」:

“Stop” says the red light.
“Wait” says the yellow.
“Go!” says the green.

在教到學校附近的地標和街道的時候,英文老師也可以和學生一起繪製社區走到學校的地圖,如圖一。

【圖一】Walk to School Safely 海報

英文老師不但可以幫學生複習問路或建築物 (post office、library、school) 之外,也可以配合安全或交通安全宣導,教下面的句子:

Stop, look, and listen before crossing the road.
Keep looking and listening for traffic while crossing.
Walk during the day.
Have a buddy with you.
Stay out of dark areas.
Sidewalks are the safest place to walk.

有些學生是由家長以汽車接送,英文老師也可以配合教一兩個相關的句子,例如 When riding in cars, fasten your seat belt. 或 Always get out on the curb side of the car.。

教學活動設計策略三:學校事件和議題融入

校園內有時會有不同事件發生,例如偷竊、校犬、外賓來訪、特殊表演團體、校外參訪等等,英文老師可將這些事件結合英文和議題融入,例如品格教育、生命教育等等。我還在小學任教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學校被紅火蟻 (red imported fire ant) 肆虐,於是配合環境教育,我設計簡單的提問讓學生學習,包括紅火蟻的身體部位、居住地、如何防治紅火蟻等等。英文老師也可以用多媒體,例如 Kahoot! 來搶答,類似的題目如下:

教學活動設計策略四:重要節日和議題融入

英文老師可以配合重要的節日或日子,用學生已經學會的單字或句型來撰寫適合學生英文和認知能力的文本。以每年的「地球一小時 Earth Hour」為例,英語教師可以複習和教授的語言知識,包含星期 (Saturday)、時間 (8:30pm)、句型 What can you do during the Earth Hour?、動作 Turn off the lights. Go for a walk.、名詞概念 light, walk 等。每年的地球一小時可以和能源教育結合,提醒學生記得關燈,養成節約能源的思維、習慣和態度。

教師經常在課堂上使用指南 (protocol) 來帶領學生進行討論 (Easton, 2009a, b),常見的為 Four A’s Text Protocol、Text Rendering Protocol 或 The Final Word,因為指南和好的提問策略可以培養學生深入討論、啟發高層次思考和增加課堂同儕的討論 (Glaude, 2011 ; McDonald, Mohr, Dichter, & McDonald.2013)。當英文老師在課堂上進行議題討論時,會請學生分享,當同學在分享的時候,沒有分享的學生容易缺乏專注力,無法專注聆聽。英文老師可以透過教學工具、學習單甚至指南 (protocol) 來帶領學生專注於議題,以下介紹三種常見的討論紀錄單:

★ 議題融入討論紀錄 1: 3-2-1

在討論完議題之後,英文老師可以用表一的 3-2-1 教學工具,讓學生畫出或用單字、詞彙甚至句子展現他們的學習,包含三件他們所學到的知識、兩件他們覺得有興趣且願意持續關注的事情,以及一個他們對於該議題仍有的疑問。

【表一】3-2-1 教學工具
★ 議題融入討論紀錄 2: 5-3-1

在討論完議題之後,英文老師可以用表二的 5-3-1 教學工具,首先由學生寫出或畫出學到該議題的五個想法。和一位夥伴一起討論哪三個想法是最好的,討論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用英文說 I like your idea because _____. 、This idea is the best because _____. 等等。學生可能受限於英文能力,無法用完整的英文表達原因,可以根據學生的英文能力,選擇用中文或英文解釋原因。兩兩一組討論完之後再去找另一組,組成四人一組,選出四人中最好的想法。

【表二】5-3-1 教學工具
★ 議題融入討論紀錄 3: Think-Pair-Share

英文老師可以使用如表三的 Think-Pair-Share 教學工具,首先針對討論的議題,學生在 Think 下方寫或畫出三個想法。然後學生兩兩配對分享自己所寫的想法,夥伴分享的想法如果和自己寫的相同,在自己寫的想法旁邊打勾,如果是新的想法,寫在 Pair 下方。從自己的學習單上,決定待會要跟全班分享的想法。在聽全班同學分享的時候,在 Share 下方寫下或畫出自己聽到很喜歡的三個想法。

【表三】Think-Pair-Share 教學工具

面對新課綱議題融入課程設計,除了語言能力和英語學科內容知識,英文教師必須不斷精進其專業成長,增進自己對於整個教育脈絡或情境、教育目標,目的和價值的知識,掌握議題之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才能具備將議題融入課程設計和實踐的專業知能。

參考資料

★ 教育部(民 10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語文領域 – 英語文。臺灣臺北:教育部。
★ 簡靜雯(2019)。一點就通的素養導向英語課程設計―從你開始。新竹市教育電子報七月號。http://www4.hc.edu.tw/ epaper/tendency.asp
★ Easton, L. B. (2009a). Protocols: A facilitator’s best friend. Tools for School, 12(3), 1-7.
★ Easton, L. B. (2009b). Protocols for professional learning.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 Glaude, C. (2011). Protocols for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nversations: Cultivating the art and discipline. Bloomington, IN: Solution Tree Press.
★ Dash, P. (2004).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A definitional analysis with implications for classroom teaching. Asian EFL Journal, 6(3), 1-17.
★ McDonald, J. P., Mohr, N., Dichter, A., & McDonald, E. (2013). The power of protocols: An educator’s guide for better practice.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 Nguyen, H. T. M., & Bui, T. (2016). Teachers´ agency and the enactment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Vietnam. Current Issues in Language Planning, 17(1), 88-105.
★ Paris, C. (1993). Teacher agency and curriculum making in classroom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 Yuan, R., & Lee, I. (2014). Pre-service teachers’ changing beliefs in the teaching practicum: Three cases in an EFL context. System, 44, 1-12.
在〈更新英語教學信念,改變自己教學實踐—議題融入培養學生批判思考〉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