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文本教學─歷史篇
文/邱晏虹 Irene Chiu
補教機構負責人
兒美、成人美語資深教師
「到底為何要學元素週期表?我以後又不會用到。」這句話是我自己在國中遇到理化科時的想法。當面對新的課題或是幫助學生在能力上跨越新的門檻時,孩子的心態都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然而,一旦剛開始的導入不成功,或是讓學生屢屢面對挫折,他們就很容易產生排斥感。
「到底學這些英文單字有什麼用處?」、「這些單字、文法我現在又用不到,等以後上了國中再說。」,孩子對英文的排斥感產生了之後,如果老師沒有及時發現,並且即時和孩子聊聊、加以鼓勵,慢慢地孩子就會下意識逃避學習,以上的話語就是孩子無聲的抗議。這種狀況尤其在國小端更為明顯,許多老師都認為,國小生沒辦法讀長篇文章,或是沒辦法學好「過去進行式」、「現在完成式」,甚至更複雜的文法,是因為國小孩童的邏輯發展可能還不夠成熟。對於這樣的觀點,我個人抱持的態度是:或許國小孩童在邏輯思考上還在發展中,所以對於一些抽象的概念沒辦法很明確地了解與表達。但這不就是老師更應該抓住的機會,讓國小階段的孩子可以藉由課程,更深度地建立他們對於英文這個學科的正向看法跟想法嗎?孩子們只是還沒有成熟,並不是做不到。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要跟老師們分享如何將「學生已經學習到的東西」和「討人厭的英文單字和文法」做結合。這次挑選的文章是結合「歷史人文」的 Marco Polo 的旅程。
馬可波羅環遊世界的旅遊趣事應該是大多數人耳熟能詳的,甚至還成為國中課綱課程內的教材。但對於國小生來說,許多老師會覺得太過艱深了。但在我的課堂中,上這篇文章的是國小四到五年級的孩子。對我而言,我非常享受教國小學生「英文長篇閱讀」,因為我可以化身成一個說故事的人。今天孩子們來這堂課,我希望他們享受到「聽新的故事(而且是把較艱深的人文故事當成很有趣的童話故事)」,同時也可以增強英語閱讀力。
Step 1. 用孩子知道的童話故事帶入。
我會用《格列佛遊記》導入,讓孩子們知道此篇文章的重點在於:「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人」、「冒險故事」、「新的發現」這三個概念。其實,這就是這篇文章的 main idea。我會用 Question and Answer 的方式詢問,例如:「今天我們要讀一個人的故事,你們覺得是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故事的主角呢?」
這個問題可以讓孩子發現偉人故事的特質。我會在白板上畫一張表格,把孩子敘述的文字轉化成形容詞。例如孩子說:「他們發明了很厲害的東西。」,我就會寫下: inventive (adj.) / imaginative (adj.) ;「他們做了很偉大的事情。」= adventurous (adj.) / brave (adj.) 。這些問題的重點,是讓孩子了解一些抽象的形容詞。其實孩子對於抽象的形容詞,是可以用句子表達出來的。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原來「做了很偉大的事情」,本身就可以包含很多人格特質,學會這些形容詞之後,就能靈活運用在句子中。
Step 2. 花一點時間讓孩子們發表意見。
這裡是第一步驟的延伸題,以剛剛的問題點為基準,讓孩子自由發揮:
「如果你想要變成偉大的人,你會做什麼事情?」
「如果你想要發明一些東西,你會發明什麼?」
隨著大環境的改變,尤其是民國 100 年後出生的孩子,睜開眼睛看的世界和感受到的生活環境,已經和舊有的社會完全不同。在資訊爆炸時代,他們還想要發明什麼、還可以做什麼,是一件很值得孩子思考的事情。老師也可以從中知道整個班級的興趣導向並獲得靈感。這些靈感就是待會可以多做連結與著墨的地方。
Step 3. 正式導入 Topic Sentence。
The Polos—Marco, his father, Nicola, and his uncle, Maffeo—had been traveling for three and a half years when they finally achieved their objective—a long-awaited meeting with the powerful Mongol leader Kublai Khan.
大約花 15 分鐘來結束前面的暖身,這時候班級的狀態是最好的,孩子們多半已經進入狀態。這時候,我才會正式開始閱讀文章。我會請大家一起讀出第一句話,然後畫出故事剛開始的起點:把文字用圖像或是數線畫出來,讓孩子們能夠更加了解此篇的人物以及故事的起承轉合。
Step 4. 找出孩子們不會的單字,並且將單字和閱讀連結。
在我所畫出的數線中,我列出了幾個單字。這些單字就是我接下來要詳細解說的單字。例如:第一句話告訴我們,我們今天要讀的偉人叫 Marco Polo。但他不是單獨一個人,而是跟著他的爸爸和叔叔一同邁向這個旅程。所以我會強調「The Polos」的重要性,並且用顏色做區分,讓孩子可以更快理解。
我的習慣是把單字切割得像積木一樣,讓孩子可以從最簡單的字母做學習。讓他們用已經學習過的單字,例如上面的 wait,像積木一樣,再多加一塊,就會變成不同的樣貌。等基本的積木熟悉後,就可以接下去再延伸,讓他們知道這塊積木不是單純只有同一種樣貌。
Step 5. 把句子切割,解釋細節讓孩子了解。
最後一個步驟就是把單字慢慢組成句子。但在句子當中,我會比較注重「介系詞」或是「片語與慣用法」上。因為我發現真正讓孩子卡關的地方,是當每一個單字都已經查好意思了,但卻無法拼湊成一個句子。這就是卡在中文沒有的「介系詞」或是「慣用法」上。
結語:
在教學中,我一直秉持著一個理念:「只要找到對的溝通方法,沒有教不會的孩子。」我會很享受長篇閱讀教學,是因為我不只在教孩子們英文,我是用英文當一個工具,讓孩子們遨遊在不同的領域中。老師們若能從孩子腦力激盪發表的答案裡,獲得更多靈感與發想,就可以讓自己和學生們一起享受英文長篇閱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