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實務,  繪本教學

跨越 24 個時區 All in a Day

文/吳敏蘭
美國哈佛大學雙語教育碩士
台北凱斯教育機構教務長

生長在台灣的孩子視野其實很封閉,打開報紙與電視,那些震驚國際社會的新聞常常只占了報紙最後幾頁小小幅的版面。許許多多震懾人心的國際新聞如天災、戰爭、病毒的蔓延等諸多種種討論國際自然生態、人權、宗教、醫療、兒童等議題,往往都被社會案件、黑社會暴力、演藝八卦等新聞所覆蓋。於是我們大人的世界越來越小,更別說有多少機會去讓孩子擴展視野。

但是身為島嶼型國家的台灣,本身是個 “Island of immigrants”,過去的歷史與現在社會形態的轉變,讓我們將自身如此豐富又多元的文化融匯在一起;因此能夠包容與欣賞各種文化,應該是台灣孩子所擁有的特質,可是事實卻並非如此。一般台灣的孩子非但對於原住民文化了解不夠、對各種外來移民文化不夠重視,對世界的各種文化更是存在既有的刻板印象 (stereotype),覺得非洲就是貧窮、回教徒就是野蠻,而蘇格蘭應該和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不重要也不在乎。

自從回到台灣開始和孩子們說故事以來,我無時無刻都在搜尋和跨文化有關的繪本。我總覺得「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孩子們在接受一種語言的環境洗禮之時,他們也可以同步去學習、欣賞與慶祝這個世界的多元文化。當我們想要去多了解一種語言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更深入地去了解一種語言背後的深層文化,才能有更進一步的交流與了解,而不是只能用日常用語蜻蜓點水的談論天氣與漫無目的的閒聊。

但是要認識一種文化除了親身體驗外,以口述讓孩子去了解是有相當困難度的。在「認識」之後,孩子對於不同的文化仍會有距離感,這時候繪本就是最好的媒介。繪本有劇情有畫面,讓小小孩到大人在閱讀時都有視覺輔助,能產生不同的閱讀趣味。除了有助於對文字的理解,插畫更能幫助閱讀者在視覺情境上建立閱讀的情緒,甚至有時插畫中「畫中有話」,可將閱讀導入更深層的意境,讓想像力無限延伸,這就是繪本的魔力。透過跨文化繪本,我們可以隨著故事進入和我們截然不同的生活空間,隨著書中角色去揣摩不同的生活方式。

於是我開始收集各式各樣的跨文化繪本,透過繪本認識世界各地的不同角落。從孩子們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開始,看看非洲的孩子去鄰近部落找朋友時,會帶什麼禮物去?看看西班牙的小男生為何不想成為人人稱羨的鬥牛士,而想當個畫家?看看美國 Kansas 的小朋友如何從畫自己的家園地圖開始,慢慢認識自己在這個世界、這個宇宙的位置!透過閱讀,孩子能跳脫出自己的生活圈,認識不同的習俗、傳統與價值觀。

“Next door to the country you live in, there is another country where children also live.” 小時候隨著外交官爸爸到處遷移的生活,讓我常常東想西想:「現在的我正在瑞典吃晚餐,那在韓國的小學同學們現在正在做些什麼呢?」。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次電話突然在半夜響起,原來有一位移民到美國的韓國僑生小學同學,輾轉打電話到瑞典找我――只不過他算錯了時差。對孩子而言,每個國家之間的時差不同,甚至氣候不同,都是奇妙而有趣的一件事。

All in a Day 就是這樣一本非常有趣的繪本故事。故事有兩個主軸,一個主要故事在頁面的正中央水平延展開,敘述一位男孩因為發生船難,和一隻狗被困在一座孤島上,他向不同國家的孩子們發出 SOS 求救訊號;另一個主軸則由八位不同的畫家,在上下畫出八個畫框將中間的故事包圍住,描述各自處在不同國家、時空與季節的孩子們,同在這個時段各自忙碌進行的活動。這八個畫面的顏色鮮豔而飽滿,讓人好像置身在新聞台,有許許多多的電視牆面正在播出不同國家的現場實況報導。這個構想實在相當令人驚豔!因此,當我第一次拿起這本書的時候,不禁驚呼:「啊!我終於找到可以討論時差的英文繪本了!」

從英文老師的角度而言,以這本書介紹各國過新年的習俗再好不過(雖然中國北京不會在一月一號放鞭炮,而是在農曆年時),整個故事的時間橫跨八個不同的時區 (time zones),記錄了整整 24 小時的時區內,各國孩子迎新年的方式。男孩所在的無人島 (Uninhabited Island) 位於南太平洋,靠近國際換日線 (International Date Line)。由此繞地球一圈,位在美國、巴西、英國、肯亞、蘇俄、中國、日本、澳洲八個不同時區的孩子,各自都在進行不同的活動。在日本的女孩 Aki 在一月一日新年當天,依照傳統打板羽球 (Hanetsuki);而同時段身在美國的 Tom,則還在十二月三十一號的深夜,在家裏開 New Year’s Eve Party。當身處肯亞的 Jomo 在新年當天下午,陪家人上市集採買晚上聚餐的食物時;正在澳洲海邊露營的 Ben 已經過完新年第一天,準備沉沉入睡了。另外當住在北半球莫斯科的 Alyosha 和美國的 Tom 在新年玩雪的同時,住在南半球里約熱內盧的 Ze 和雪梨的 Ben 則在海邊放風箏和露營。這本書真是有太多可以和孩子們分享的內容了!

我曾經跳過故事的內容,直接運用這本書介紹各個國家的重要都市,在世界地圖上尋找這些國家、城市,討論時差的問題(例如元旦時新聞台可以先看到哪個城市率先歡慶元旦、放煙火)。我也曾帶著孩子細細閱讀故事中的文字,學巴西的葡萄牙文說晚安 “Boa noite!”,知道「晚安」日文是 “Oyasuminasai”、俄文是 “Dobroj nochi”,或是「早安」在肯亞是 “Umelalaje”,而 Happy New Year 在巴西是 “Feliz Ano Novo”!

細細品嘗這個故事的人,可以發現男孩自言自語的孤單,與周遭各國忙碌慶祝新年的孩子形成對比,但是整體畫面仍顯得溫馨而諧和,在故事的最終,小男孩看到搜救船也意謂著 Happy Ending。就像整本繪本的故事,是由八國畫家繪製而成,畫風雖各有特色,卻和諧而不衝突。除了男孩主軸的故事由 Mitsumasa Anno 的插畫來貫穿全場,還有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的美國作家 Eric Carle,以及創作大家熟悉的The Snowman 的英國作家 Raymond Briggs 等等。

在書的序言中,作者們共同寫下 “In all the great universe, there is only one planet, the earth, where people can live, and we all live on it together.” 他們共同努力創作,希望能傳達這個訊息:期待世界的孩子們能夠活在一個更快樂而友善的世界;我在讀完這本書後,也對於這幾位知名兒童文學創作家的心意,感到深深的感動。

<聽吳敏蘭老師怎麼說>

封面圖片來源:https://www.freepik.com/

39_610
39_610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在〈跨越 24 個時區 All in a Day〉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