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教育,  教學實務,  節慶教學,  繪本教學

到美國喝中國茶 Dim Sum for Everyone!

文/吳敏蘭
美國哈佛大學雙語教育碩士
台北凱斯教育機構教務長

剛回國的頭幾年,我在臺北歐洲學校教了幾年書,我常常到處尋找和中華文化有關的繪本,希望能藉由繪本的分享,讓外國孩子更接近中華文化。同時,我也和國內孩子們分享此類的英文繪本,期望孩子在透過英文繪本接觸英文之餘,也能藉由介紹中華文化的英文繪本,學習如何以英文詞彙表達自己的文化,或是透過這些繪本看看外國人眼中的中華文化。

一開始時,這樣的繪本不容易找到。某些繪本插畫已經有些年代,就像 The Five Chinese Brothers 中的角色,都是充滿刻板印象的清朝中國人長相――光著前額,後面留著長長的辮子,眼睛一定是誇張的丹鳳眼,甚至頭上還戴著一頂小圓帽。而許多刻畫中國故事的繪本,如著名的 Tikki Tikki Tembo,因為描述的是中國古代傳說故事,角色大都戴著大斗笠,也形成外國人眼中對華人的刻板印象。因此我除了和孩子分享凱迪克兒童插畫獎得主 Ed Young 充滿濃濃中國風、將中國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作品,如 Seven Blind MiceLon Po Po,也到處尋找刻畫現代華人社會的英文繪本。最後,我終於看到了 Grace Lin 的 Dim Sum for Everyone! 記得第一次看到這本繪本時,我興奮的不得了,一邊讚不絕口,一邊迫不及待地尋找 Grace Lin 的其他作品,猜想著她一定是移民第二代,才能夠在她的繪本中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元素,又能將文字掌控得恰到好處。

後來我有幸在一次演講中,聆聽 Grace Lin(林珮思)分享自己小時候的成長經驗,才知道她的父母為台灣人,他們移民到美國後就住在白人社區。從小 Grace 和她的兩位姊姊一直都認為自己就是美國人,直到有一次,小學老師拿了 The Five Chinese Brothers 的繪本唸給全班聽,說 “This is a Chinese story.” 時,同學都笑了,叫嚷著 “This is where Grace came from!”,Grace 當時不願意承認,因為她認為自己長得和畫中長相好笑的人不一樣!後來,她開始畫畫,她喜歡西方的童話故事,剛開始畫的也是王子和公主。直到有一次她到歐洲旅行,當她在畫城堡的素描時,一位路人問她「你是東方人,為什麼不畫自己的文化?」她才開始追溯內心文化認同的疑問:「我是什麼人?」她的家中保留著中華文化的傳統習俗,但是她所接受的美國教育,卻讓她擁有西式的思維。

最後,Grace 決定開始畫「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 的故事,於是她的繪本中充滿了濃厚的東方味,從刻畫她媽媽將家中花園變菜園的 The Ugly Vegetables,到充滿中國節慶文化的 Bringing in the New YearRound is a MooncakeRed is a Dragon。從描述美國的中國餐廳才有的特殊文化 Fortune Cookie Fortunes,到敘述東方特有風俗文化的繪本 Kite Flying。Grace 這幾年來不斷創作,作品涵蓋繪本、橋樑書及青少年小說,因為她的跨文化題材與充滿特色的插畫,讓她大受歡迎,甚至在 2010 年,Grace 的青少年小說 Where the Mountain Meets the Moon(中譯《月夜仙蹤》),還得到美國紐伯瑞文學獎銀獎 (Newbery Honor Book) 的殊榮!

Dim Sum for Everyone! 是 Grace 早期的作品,故事本身架構很簡單,描述的是一個亞裔家庭到中國城餐廳吃港式點心。在畫面中可以看到很多的桌子,很多的客人,很多的小碟子。家中的每一個成員都點了自己喜歡的點心,大家點好後一起分享,然後 “Everyone eats a little bit of everything.” 每個人每道都各吃一點點,到最後只剩下一堆空碗盤,與一臉的滿足!

記得第一次讀到結尾的時候有些錯愕,好像還沒過癮故事就完結了!但是其實這本繪本可以細細品味的地方可多了。首先在書名頁,映入眼簾的就是「天下為公」的牌樓與街上中英文的招牌,還有在國外的中國餐廳典型可見的中國宮廷式屋簷設計,熟悉的景象讓讀者馬上聯想到這是在美國的中國城 (Chinatown)。在跨頁圖中,則可以看到一個偌大的魚缸裡只有三隻大魚,這幅畫面真實地呈現了一般中國餐廳為了風水,會在門口養條大紅龍在魚缸中的景況。而門口擠著一堆客人,與後面的侍者遠遠揮手招呼來客的情景,讓讀者感受到飲茶餐廳的熱鬧。

接下來的故事插圖,也都看似簡單,實則充滿生氣,「動作」不斷――絡繹不絕的推車、此起彼落的點餐,茶餐廳忙碌的氛圍在跨頁的全景圖中清晰可見;雖然劇情簡單,但透過 Grace 精簡的文字,配上線條簡單又豐富的插圖,能讓孩子在閱讀的時候,不斷地被小細節所吸引,從碗盤上的紋飾到衣服上的線條,到處都呈現了濃濃的東方味。在故事的最後,Grace 還特別用兩頁來介紹港式飲茶的飲食文化――從中國人在茶館喝茶的習慣,介紹到點心的演變,並說明當茶壺空了,可以將茶壺蓋翻過來;或是當有人幫你倒茶時,可以用三隻手指在桌上輕敲以示感謝等飲茶的禮貌。

最後,這本繪本最讓我驚豔的地方,其實是蝴蝶頁的設計。打開封面後,映入眼簾的蝴蝶頁是滿滿和中華料理 (Chinese cooking) 有關的食材與工具,舉凡大菜刀 (cleaver)、蒸籠 (steamer)、筷子 (chopsticks) 等器具,或是麻油 (sesame oil)、白醋 (rice vinegar)、醬油 (soy sauce) 等調味料,以及大蒜 (garlic)、香菜(cilantro)、八角茴香 (star anise) 等香料,還有餛飩皮 (wonton wrapper)、荸薺 (water chestnut) 等食材,光是這兩頁介紹中華料理的單字就精彩無比了!而翻到封底蝴蝶頁看到的,則是我們熟悉的各種廣式點心,以及這些點心的廣東唸法與英文名稱,單只是嘗試唸出這些廣式點心的名字,就充滿了趣味。讓孩子先試著聽聽看 “lor bak go”、 “cha siu bao” 是什麼?孩子就會興奮的大喊「蘿蔔糕!叉燒包!」。另外,因為很多點心的英文名稱都是 “dumpling”,也引起孩子許多討論;例如鹹水餃是 crescent dumpling,蝦餃是 steamed shrimp dumpling,燒賣是 pork dumpling,大家都一致覺得為什麼不直接叫點心的名字即可,就像披薩可以叫 pizza,壽司可以叫 sushi,我們應該不用把蘿蔔糕翻成 “turnip cake”,而是直接將 “lor bak go” 之名發揚光大,就像豆腐 (tofu)一樣,簡單好記又有特色!

我常常將 Dim Sum for Everyone! 介紹給外國友人,因為藉由這本繪本我不僅可以分享中華飲食的特色,還能將華人家庭的稱謂 “Ba-Ba”、”Ma-Ma”、”Jie-Jie”、”Mei-Mei”,直接置入性地介紹給大家,真是一舉數得啊!

封面圖片來源:https://www.freepik.com/

teacher
teacher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在〈到美國喝中國茶 Dim Sum for Everyone!〉中留言功能已關閉